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17章 朵顏三衛,李景隆,論冰凍城牆的可行性、近八千字補欠更

 【打敗一個人很難,可搞臭一個人對文人可太簡單了。】 

 【而謊言重複的多了,有時候就變成了不容置疑的真理,以至於後人對此深信不疑。】 

 【而關於朵顏三衛的事情已經解釋清楚了,但朱權的事情大家可以選擇性相信。】 

 【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畫面。】 

 【朱棣登基大典,朱權找到朱棣說:四哥,你要南邊還是北邊? 

 朱棣疑惑的問道:什麼南邊北邊?都是朕的,當初答應你的是燕王朱棣,和我永樂大帝有什麼關係? 

 你居然還想分咱的天下,咱心善,就囚禁你兩年然後把你封到南昌去,你跪地謝恩吧。】 

 【哈哈。這個畫面一定很好笑,我想朱權一定後悔為什麼沒有下載反詐App。】 

 ———— 

 大明 永樂年間 

 在南昌觀看天幕的朱權痛苦的閉上眼睛,淚水從眼角滑落……你其實可以不講這件事的,我已經忘記了……你為什麼要讓我想起來。 

 痛, 

 太痛了。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的神情並不好看,還帶著些憤怒。文人為了抹黑老四無所不用其極,懷念那個給他們減稅,升官進爵的主子。 

 那如果有一天外面來個主子給他們更好的待遇,怕不是直接打開城門喜迎王師。 

 畢竟換個主子而已,地主還是那群地主,官還是那群官。 

 還真是突然明白漢唐之間流傳的那句: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朱棣的臉色越加憤怒,爹我不敢罵,兄弟我不敢打,你們幾個文人我還不敢收拾了嗎? 

 我很有理由懷疑吃豬屎也是你們編的。 

 何況朵顏三衛一群手下敗將而已,我若是真用他們,他們還得跪在地上感恩戴德謝謝咱。 

 你們居然編排我割地請兵? 

 真是文人一支筆,哈哈,天幕結束我就帶著兄弟挨個把你們手砍了!我讓你們寫! 

 同樣神情不好的,還有朝堂大部分文官。 

 嗯,都是屬於江南地界的。 

 作風乾淨的考慮著天幕結束之後找找皇后太子求求情,希望這場屠殺不要禍及自身。 

 而心裡有鬼的只能盤算著朱元璋能給他們留個後代延續血脈就行了,至於全家的性命鐵定沒了……神仙下凡也沒用。 

 後世文官享的福、犯的錯,居然讓百年前的老祖宗替他們償命? 

 還有王法嗎? 

 還有法律嗎? 

 哦,陛下就是王法,那沒事了,我們死了活該。 

 ———— 

 【而關於李景隆為什麼能當主帥,那還是要感謝不是臥底卻又遠超臥底的黃子澄。】 

 【他極力推薦,齊泰極力反對。】 

 【可是建文愛子澄不愛齊泰,選擇相信李景隆。】 

 ———— 

 某一時空的建文帝看著眼前的齊泰和黃子澄,額……還有方孝孺。 

 突然有點明白始皇被編排的心情。 

 後輩太過分了,你可以說朕蠢,說朕傻,朕都不和你計較,但你不能說朕有龍陽之好。 

 彼其娘之!!! 

 齊泰和黃子澄兩相對視,相互之間的眼神充滿了不屑。 

 額……方孝孺仍然還在思索井田制的可行性。 

 ———— 

 【腦補一下其實也很合理:李景隆投靠朱棣能被封王嗎?】 

 【並不能,現在曹國公就已經是最高爵位了。】 

 【他還比朱棣小一輩,又沒有合適的姐姐妹妹可以嫁給朱棣兒孫。想像徐家一樣成為外戚他要只有努努力再生一個女兒嫁給朱棣孫子。】 

 【這且的等,還得看人家朱棣臉色。】 

 【而徐家則不一樣,若是朱棣登基,徐家兄弟二人可就是皇帝舅哥,太子舅父,太孫舅爺。 

 起碼可保三代富貴,正兒八經比皇親國戚還皇親國戚,只要不謀反,整個大明可以橫著走,天老大、皇帝老二,徐家就是老三。】 

 ———— 

 大明 應天府 

 一群人在不約而同地打量著徐達,又默默地、悄悄地看向朱元璋、朱標、朱棣。 

 徐達蹭的一聲就跪在地上,躲過了李文忠沒躲過後輩……早知道何必答應保兒給他買那些東西…… 

 朱元璋安撫道:“起來吧,天德,你身體不好,這事和你家沒有關係,何況看後輩言語許是你家未曾參與其中。” 

 徐達鬆了口氣,連忙謝恩。 

 這女兒才嫁給燕王,連兒子都還沒有,一下子女婿、外孫、曾外孫都是皇帝,後面的皇帝多少有點我的血脈…… 

 我……該笑呢……還是……該哭呢? 

 ———— 

 【而河間的徐凱正在收攏潰兵,構築工事,等待朝廷下一批大兵團到來。】 

 【而這批兵團不可謂不強。】 

 【藍玉捕魚兒海之戰的搭檔郭英。】 

 【徐達手下猛將俞通淵。】 

 【橫掃西川的瞿能父子。】 

 【同時從西北軍抽調甘涼鐵騎,陳輝、騰聚領西北鐵騎東進。】 

 【命楊文將遼東主力騎兵交給平安乘船南下山東集結。】 

 【調山西邊軍,安陸侯吳傑東進。】 

 【並且朱允炆把手下的御前豹韜衛精騎、河州衛在京西番鐵騎都派去。】 

 【這兩支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他們是南京禁軍的騎兵主力。】 

 【御林軍中的御林軍,精銳中的精銳。】 

 【天羅地網,雄獅百萬。】 

 【這一次朱允炆誓要滅掉朱棣。】 

 【而很多人對建文帝的眼光懷疑就來自於此,這麼強的軍團交給李景隆?】 

 【怪不得敗了,一個疑似臥底,只會紙上談兵。】 

 【一個眼光不行,不會用人。】 

 【李景隆或許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歷和能力。】 

 【可大家還記得一週前我們講述王翦領六十萬大兵滅楚時候提的問題嗎?】 

 【能夠讓五十萬大軍井井有條不發生營嘯、保障後勤、水源、不傳染疫病,本身就是很強的本事。】 

 【其次,清修明史實在是摘錄了太多明朝中晚期和清朝早期的民間野記,放進去如今日一般簡單洗稿就變成了正史,從洪武后期到靖難的許多記載既自相矛盾又充斥著江南文人的抹黑。】 

 【比如朱棣評價李景隆不知兵,明太宗實錄原文是: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報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漢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為用,不過能將十萬,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趙括之敗可待矣。】 

 【你不要告訴我這是語文閱讀理解:朱棣的這句話表達了對李景隆的不屑,表明了李景隆是趙括一般的人物,不足為懼。】 

 【恭喜這樣回答的朋友,你們語文一定是滿分。】 

 【因為朱棣所說的未習兵見陣,恰恰也是他自己命人編纂的明太祖實錄中有相反記錄。】 

 【而朱棣對李景隆的抹黑反而是小頭,其實我們有時候代入古代人視角是能夠想象的到朱棣這樣的想法。 

 朕朱棣受命於天,是承接我爹的皇位。 

 所以我就應該一路大勝,朱允炆安排的人那就一定是傻子是草包,才能顯的他沒用,我很強。 

 朱棣對正統繼位是真的幾乎成了魔怔人,他如果能說一句老子就是造反了,怎麼的,我就是比建文強。 

 那他就應該能夠想明白,如此抹黑建文不如說建文很強但有些缺點,如此情況朱棣能勝利反而更顯得天命加身。】 

 【而對李景隆的抹黑大頭反而是江南文人,朱棣和他們一比都是小兒科。】 

 ps:感興趣的自己搜《立齋閒錄》,就不放原文了。 

 【什麼?】 

 【你問江南文人為什麼抹黑同一個陣營的李景隆?】 

 【拜託,我們文人怎麼可能和李景隆這樣一個武人、莽夫、蠻子是一個陣營。】 

 【何況他最後居然開門投降,雖然我們文人也投降了,但我們是良禽擇木而棲,是屈身以待天時。】 

 【只等咔的一聲,有人舉起反燕復建的大旗,我們立馬反正,我們可是臥底好不好?】 

 【李景隆就是個叛徒,怎麼能和我們相提並論。】 

 【有一個很冷的笑話,我姑且一說,大家姑且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