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18章 鄭村壩勝!

 感謝“予你同行2015 ”“學以致庸”“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熊山道的冷厲”“青月小築”“3know”“愛吃四川醪糟的慕容弘”“討人厭的碎嘴子 ”“逍遙春秋笑長生 ”“兩隻老虎maple ”“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 ”的打賞。 

 祝幾位大佬心想事成,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 

 【諸軍集結完畢之後,建文帝從山東、河南等地送來大量的給養和攻城器械。】 

 【命令他們立刻北上,送四叔昇天。】 

 【這算是朱允炆犯下的第一個錯誤,冬季命令大軍北上決戰,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到塞北冰天雪地的南方人。】 

 【可如果覆盤來看,他下這個命令其實多少也有些無奈。】 

 【朱棣控制了北平永定一帶,之前向遼東、大寧、大同等方向的給養可以通過陸運和海運、河運到達,而現在通通都要繞路。】 

 【既提高了損耗,又降低了效率。】 

 【遼東、大寧兩地不說完全不產糧吧,那也和沒有一樣。】 

 【大寧衛屯田畝產約為0.37-0.6石。】 

 【在史書記載:洪武二十年七月,大寧衛、松亭關、會州三地共存儲糧食分別為三十一石、五十八石、二十五石,共計一百一十四石。】 

 【僅僅兩年,這些糧食就吃光了……】 

 【為了給大寧大同遼東三地運送糧食長期需要徵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的勞役。】 

 【北平和開平(唐山地區)是重要的中轉站之一。】 

 【邊防軍原本只需要防備北元侵襲,現在還要防備朱棣。】 

 【現在需要的糧食就成了天文數字。】 

 【逼都能夠把朱允炆逼瘋,必須儘快解決其一。】 

 【不然當兵的沒糧吃了,那可就誰有糧跟誰走了。】 

 【光是糧食問題就能拖得南京朝堂承受不起。】 

 【糧食是需要時間耕種收穫的,而如果不能儘快解決朱棣,那現在大規模需要糧食,怎麼辦?】 

 【要麼讓地主士紳無私貢獻,要麼連百姓家裡種子都拿走。】 

 【你猜他們會選哪種?】 

 【而這樣的結果直接會導致民變,若是平時,文人老爺們那瞧得上泥腿子,反就反唄,殺光了就好。】 

 【可現在外有北元時不時來騷擾一下,內有藩王作亂,真敢這樣做激起民變,第一個失去性命多半是朱允炆。】 

 ———— 

 大明 應天府 

 此時的朱元璋嘴唇囁嚅抖動著,旁人卻聽不見其聲。 

 馬皇后靠近了一些,聽清楚了自家夫君的喃喃自語。 

 “四月初六……父親餓死” 

 “四月初九,大哥餓死。” 

 “四月十六,大哥兒子也餓死了……” 

 “四月二十二,娘也餓死了。” 

 馬皇后把手放在朱元璋手心,給予他一絲溫暖,可朱元璋還沉浸在回憶裡無法自拔。 

 而隨即眼裡的痛苦被狠厲所代替。 

 沒有動怒,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喝罵任何一人。 

 只是文官感覺彷彿像是變天了一樣,身體突然好冷是怎麼一回事? 

 ———— 

 【遼東騎兵要到山東集結也是受此因素影響的無奈之舉。】 

 【而李景隆收到命令,隨即只帶親兵快馬加鞭趕到河間與徐凱會面,隨後又立即趕往真定接管軍務。】 

 【隨後在朱棣智取大寧期間,李景隆進攻北平,大軍都打到北平正南城牆最後一道防線——麗正門。離全取北平就差那麼一線,若不是顧成等守將啟用城內平民乃至婦女兒童都被徵召上城牆幫忙防禦,拖到朱棣回援。】 

 【勝負猶未可知。】 

 【差一點,朱棣的家就沒了。】 

 ———— 

 大明 應天府 

 顧成很尷尬,本來是自己的光輝事蹟,應該驕傲自豪的。 

 可這時間不對啊,現在才洪武十三年,陛下洪武三十一年才駕崩,還有十八年…… 

 哪天要是突然翻我未來的賬,我可怎麼解釋? 

 問我為什麼投降?我該怎麼說? 

 問我為什麼剛開始要率軍進攻燕王?我又怎麼說? 

 天啦,救救我吧。 

 ———— 

 【還記得之前朱棣為奪取松亭關所用的反間計嗎?】 

 【一封書信,兩個士兵,就搞掉了卜萬。】 

 【而同樣的招數,朱棣在智取大寧成功擊敗李景隆之後又來了一次,這次針對的是楊文手下智囊吳高。】 

 【《明太宗實錄》朱棣說:遼東雖隔山海,而數擾永平,當思所以靖之。吳高雖怯,而行事縝密。楊文粗而無謀。去吳高,則楊文不足慮矣。然非用智不能去之。】 

 【楊文就是個渣渣,只要去掉他的外置大腦,不足為慮。】 

 【一招鮮,吃遍天。】 

 【朱允炆將吳高削爵併發配廣西。】 

 【當然可能不僅僅是朱棣這封書信的原因,還因為吳高的姐姐或者妹妹是齊王妃。】 

 【很抱歉。查不到具體史料,古代史書上除了少數女性不得不記錄具體事情而外,很多就是記載一個父親是誰,嫁給誰就差不多了,連具體名字都沒記錄。】 

 【齊王妃記載更簡單:吳氏,江國公吳良之女。】 

 【而且齊王先後有正妃三人,其中兩個都是吳氏。另一個吳氏是黔國公吳復之女。】 

 【因為古代史書對女性的不重視,就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稍不注意就會把兩人誤認為同一人。】 

 【比如著名的謠言:李世民娶兄弟媳婦楊氏就是因為史書記載的問題。史書記載李世民後宮楊氏有三人。 

 【恰好史書又記載李元吉妻子也叫楊氏。】 

 【搶兄弟媳婦這個謠言就這樣傳起來了。】 

 【所以,有些事情記得清楚一點比較好,不然自證清白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