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鐵鉉!

 感謝“愛離11”“客客氣氣的凱莉.達克 ”“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愛吃白菜炒雞蛋的青祖”“予你同行2015 ”“銀明君”“熊山道的冷厲”“兩隻老虎maple ”的打賞。 

 祝各位身體健康、父母安康、財源廣進。 

 —————— 

 【而朱棣本人和他率領的主力很可能是在河間,也就是滄州和真定中間的位置,威懾兩邊大軍,保護運河。】 

 【隨後人員糧食運送完畢,濟南北岸負責監控的小股部隊開始退回,德州的陳旭也開始撤退。】 

 【而鐵鉉這時候在做什麼?】 

 【他在唱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咳咳,玩笑話。】 

 【他在目送燕軍撤離。】 

 ———— 

 大明 建文二年 濟南城 

 下官眼見氣氛尷尬,不由的開口說道:“鐵公,這首曲子還蠻好聽的。” 

 emm……這種下官在職場劇裡第一集十分鐘之內就會被辭退。 

 鐵鉉也有這種想法,可無奈權力不夠,不然非得把這官員丟到護城河餵魚,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這曲子好聽嗎? 

 你聽不出來嘲諷的意味? 

 我能叫目送燕軍離開嗎? 

 朱棣派人挖河圍困,正常人都會以為他想要突襲濟南,我守好城不出去不給他機會有問題嗎? 

 沒問題! 

 你說燕軍撤退,那萬一他們是假撤退,引我打開城門,攻城怎麼辦? 

 又或者他們在外面早就埋伏了天羅地網就等著我領軍出城怎麼辦? 

 你這後輩不懂就不要瞎說,我哪裡目送了?我這是在思考! 

 這麼多年,朱棣搞埋伏搞偷襲的事情還少嗎?不要睜著眼睛瞎說,我們文人領兵也很難的,有時候找找自身原因,你有沒有認真思考? 

 ———— 

 ps:防槓,往下看,先別急著罵我。 

 ———— 

 【而後在確認燕軍是真的撤退之後,河水退去,才帶著收攏的潰兵順勢接受了德州。】 

 【而給朱允炆的彙報到底是照實說?還是誇大一下?】 

 【懂得都懂,我懷疑朱允炆是真的信了他們鬼話,以為是大戰一場殺的昏天暗地、血流成河,很不容易才取得勝利。】 

 【畢竟自開戰以來,對朱棣鮮有大勝。】 

 【所以給鐵鉉升官,又給盛庸封侯,並且盛庸還接替數次戰敗的李景隆成了新一任平燕將軍。】 

 【畢竟偽造戰功從古至今都沒斷過,也許鐵鉉盛庸不想,可架不住手下人想。】 

 【你不拿,我不拿,耿專員怎麼拿?】 

 【二人只是順應大勢,也可能二人想給朱允炆一點信心吧。】 

 【突然想起某位故人,他殲敵一億, 勝利轉進,痛失南京, 虎踞臺灣。】 

 ————— 

 大明 建文二年 

 剛接到盛庸、鐵鉉奏報的朱允炆實在是不想打開,萬一打開真像天幕後輩說的一樣,我是獎是罰? 

 我這還打什麼仗?前線是勝是敗我都不知道真相,明明是燕逆搜刮乾淨之後的一場完美撤退,傳到我這裡就是我軍殲敵數萬的一場大勝。 

 武將我壓不住,文官還糊弄我……朕快沒有信心了。 

 不過,後輩說燕逆不是靠天時,那他就不是天命所歸,既然是靠人力,靠排兵佈陣打仗的本事才贏的,那朕就還有勝利的機會。 

 李景隆是廢了點,算了,安排去前線給朕做個眼線吧,起碼朕要知道真實情況,總不能燕軍都要攻入南京了,朕還被文官糊弄著以為天下太平,萬事皆安吧。 

 收到內侍口諭的李景隆有些尷尬,陛下,您到底為啥這麼信任我啊? 

 我都準備偷玉璽偽造聖旨,當個臥底了,結果您居然如此信任我? 

 我爭取這次不投降,以報皇恩! 

 ———— 

 【而朱棣應該是在河間等著陳旭部隊到達,一同撤回北平。】 

 【具體經過肯定和歷史不是一模一樣,但大概情況是差不了多少的。】 

 【起碼比文人的記載靠譜。】 

 【畢竟在他們記載單家橋都會穿越了,而且他們順便把元史也改了,元史裡也有單家橋突兀的記載。】 

 【當然也有可能是摘抄錯誤,懂的都懂。】 

 ———— 

 大明 北京 

 三兄弟看著老爹居然不自覺的緩緩點了點頭,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上次後輩說懂的都懂時候,茶杯都摔了好幾個。 

 哦,原來只要不是說您就行是吧。 

 朱棣眼神瞥來,三兄弟抬頭望天……額,望屋頂。 

 “老大,你看這天真藍!” 

 “是啊,老二、老三,你們瞧,那還有隻鳥在飛。” 

 ———— 

 大明 應天府 

 “呵,tui,偽造戰功,丟人,都丟到前人後世去了。”李文忠邊說著邊往文臣吐口水。 

 文臣忍無可忍,準備還口開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