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38章 朱棣,你不僅是韓信居然還是周公!——五千字!

 一劍過後,恩怨兩清,是死是活就看劉邦的命數了! 

 咸陽的始皇心中莫名有種激動之感,彷彿有好事馬上就要降臨一般。 

 ———— 

 【朱棣向南做出一副要死磕定州的架勢,真定軍團無可奈何,只得連夜發兵火速救援。】 

 【去了,朱棣可能真是裝樣子而已。】 

 【但你若是不去,朱棣可就真的要進攻定州了。】 

 【然而:真定援軍至,上夜率精騎五千趨還。】 

 【朱棣遛狗一樣,用一小塊骨頭把真定兵團引出來,連夜率領五千精銳騎兵人銜枚,馬摘鈴偷偷回到西水寨前線。】 

 ———— 

 大明 建文元年 

 吳傑不服氣的咒罵。“你才是狗,你全家都是狗。” 

 “汪汪汪!” 

 ———— 

 【朱棣再次親赴前線偵查,隨後定下破敵策略。】 

 【次日燕軍照常進攻,房昭等人應該是沒有探查到朱棣已經親率主力回援。】 

 【打不過朱棣就算了,我還打不過他手下將領?】 

 【華英、鄭琦率步兵騎兵共三萬背靠峨嵋山列陣。】 

 【峨嵋山不是峨眉山,沒有山字旁。】 

 【不過峨眉山倒是和朱元璋有特殊緣分。】 

 ———— 

 天幕第二次沒有後人的面容,露出一張圖片,上面是一塊石碑,左側為現代簡體字,右側為番邦蠻夷文字。 

 雖然是現代簡化字,但在天幕的能力影響之下眾人皆是看懂了。 

 哦,原來朱元璋有個和尚舅舅? 

 朱元璋到底是男是女?怎麼第一個是她,第二個是他? 

 ps:圖在作者有話說,或者早上八點點開評論可看。 

 ———— 

 大明 應天府 

 朝臣的頭顱放的越來越低,只想自己突然暈倒然後被抬出大殿。 

 一天天的,太折磨人了,先是皇后、太子、太孫早亡。 

 後是燕王造反。 

 現在還居然當著陛下的面提和尚,還說他有個和尚舅舅。 

 你不怕死,我們怕啊! 

 誰敢在陛下面前提光頭、和尚之類的話語? 

 ———— 

 【不過這個最早出自某些野史記錄,至於峨眉山刻上去完全就是為了吸引旅遊量。】 

 【已經被很多人考證過是假的,因為朱元璋的母親陳氏出生於公元 1286年,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被餓死。】 

 【但寶曇和尚,諱示應。出生於公元1334年,病逝於1392年。 

 如果寶曇和尚是朱元璋舅舅,那朱元璋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在高齡之下居然還能做那些事,並且還生下一個兒子。 

 不得不說是人類傳奇。 

 並且在明史記載的很清楚,揚王(朱元璋追封的)無子,生二女,長適季氏,次即太祖母。】 

 【至於這個謠言的起因可能是因為寶曇和尚的母親是朱氏,崇佛至深。】 

 【朱元璋曾賜詩兩首給他,並且洪武二十五年寶曇和尚於天界寺圓寂,世壽58歲,朝廷以國師禮安葬。朱元璋遣使喻祭,蜀王朱椿亦派人致祭。】 

 【所以這個謠言的大概是這樣的:寶曇和尚母親是朱氏,因為古代存在嫁夫從姓。所以有可能他母親姓朱或者嫁給了朱姓之人。】 

 【既然是朱,那也別管到底和朱元璋有沒有關係了,我們文人覺得肯定是有關係的。】 

 【不然你給他寫詩?】 

 【還親自祭奠?】 

 【你兒子也派人祭奠?】 

 【經我們文人綜合考慮,做出如下決定:寶曇和尚就是朱元璋的舅舅了。】 

 【雖然按邏輯來說,如果寶曇和尚母親姓朱,那要麼是朱元璋父親一輩,要麼是朱元璋祖父一輩,那他只能叫寶曇和尚表弟或者表伯父。】 

 【如果寶曇和尚父親姓朱,那朱元璋也只能叫堂弟或者堂伯父。】 

 【舅舅到底是怎麼理出來的,恕我沒有理通這個邏輯。】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冷眼望向文官群體。 

 “陛下,真和我們沒關係啊!” 

 “您知道的,我們膽子小啊。” 

 “我們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該編排這些事啊!” 

 “陛下明鑑啊。” 

 文臣聲音此起彼伏,皆是聲淚俱下。 

 後輩,你無聊不無聊,講靖難就講靖難,峨眉山和峨嵋山礙著你什麼事了? 

 你思維這麼跳脫的嗎? 

 朱元璋懶得搭理他們,只覺得他們吵鬧。 

 七日前他以為後人說阿房宮是始皇為了心愛的女子阿房修建的,這謠言個已經夠離譜了。 

 沒想到,天道好輪迴,居然輪到咱頭上了? 

 天界寺打坐觀看天幕的寶曇和尚在思考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陛下該不會遷怒於我吧? 

 我要不要提前圓寂啊? 

 按後輩紀年推算,1392年應是洪武二十五年,現在才洪武十三年。 

 我還可以活十二年啊,後輩,我要是因你而死,到了西天佛祖面前,我一定參你一本。 

 後輩,欺負信佛者,可是會下無間地獄的。 

 且行且珍惜! 

 ———— 

 大明 北京 

 朱棣也是停下思索,暫停和大胖的感情交流。 

 “老和尚,你母親不姓朱吧?” 

 “你也沒有什麼遠房親戚姓朱吧?” 

 說的姚廣孝險些佛心破裂,數息時間才調整過來,對著朱棣搖了搖頭。 

 朱棣放下心來,朕的野史已經夠多了,朕可不想被編排和老和尚有什麼親戚關係。 

 按我和老和尚做的這些事,若是論上親戚,文人不得寫個幾百萬字? 

 又回過身子接著和大胖論起道來。 

 “老大啊。咱也覺得你當初說的對,國庫空虛、當與民更始,打仗的事情緩一緩,等你和瞻基打也是一樣的。” 

 朱高熾堅決反對:“不行,必須打。” 

 朱棣同樣堅決:“沒錢啊,太子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