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43章 靈璧之戰的三聲炮響

 【平安等人一路受到了燕軍小股騎兵不間斷騷擾,在距離大營僅有十幾裡之處,馬蹄聲聲傳來,煙塵四起。】 

 【朱棣率領龍騎兵出動!】 

 【燕軍反覆衝擊南軍陣型,平安等人拼盡全力抵擋,保護著輜重,緩慢的繼續向著大營靠近。】 

 【而此時北面的燕軍披甲步兵如同矛頭直插進去,經過一番血腥廝殺,一小隊步兵成功衝破防線進入運糧隊中,幾乎馬上就要攔腰截斷南軍陣型。】 

 【而何福也是率領全軍從大營而出,殺穿朱能等人的防線,接應到平安等人,準備反殺衝入陣型的南軍披甲步兵。】 

 【南面樹林的朱高煦大叫一聲:吾乃燕人朱高煦。】 

 【率領精銳騎兵配合披甲步兵直接將南軍陣型攔腰截斷,後半段的民夫、輔兵紛紛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何福本來還想搶救一下,至少搶回糧食輜重,卻不料朱高煦學了姚廣孝的請神之法。】 

 【這一刻朱高煦被蚩尤、項羽、呂布、張飛附體,僅僅帶領少量重騎兵就將何福大軍阻攔住。】 

 【朱棣趁勢迂迴,再次用出看門戰術,從側翼對南軍爆菊!】 

 【何福看著近在咫尺的糧草落下淚來,世界上不是生與死,而是近在咫尺的糧草卻望而不得。】 

 【無奈之下,全軍撤退,士氣盡散,此戰南軍並沒有湧現出如曾經一般英勇作戰、捨命殿後的將領率領本部士兵挺身而出擋住燕軍追擊。】 

 【燕軍一路追殺至南軍大營,若不是大營留守部隊衝出營來奮力掩護,幾位主將或許會提前成為俘虜。】 

 【此戰燕軍俘獲馬匹五千餘,斬首俘虜過多,只能用一句俘斬無算來記錄。】 

 【戰鬥停息,朱棣再次親身偵查,發現南軍營地大門都用土石嚴密的堵住。】 

 【朱棣起了考校的心思,便問諸將:你們覺得何福是在打什麼算盤?】 

 【諸將皆說是固守待援。】 

 【諸葛朱棣輕搖羽扇,撫摸鬍鬚,微笑說道:我看不然,他們是想跑。】 

 ———— 

 大明 北京 

 朱高熾肆無忌憚的笑了起來,果然,後輩總是不正經中偶爾透露出幾分正經,這樣子才是正常。 

 只是後輩是調侃?還是老二將來真的死的很慘? 

 蚩尤、項羽、呂布、張飛? 

 這幾位,死的一個比一個慘。 

 我才在位幾個月,何況我應該是不怕老二造反的,應該不至於。 

 莫非是瞻基?可更不應該啊? 

 老二即便造反,瞻基受了爹這麼久的教導,最多應該也只是將他囚禁而已吧? 

 ———— 

 大唐 長安 

 “唉,朱棣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了。”李世民總結道。 

 “深入敵軍腹境,來去自如,後輩提到的有名有姓的將領都被朱棣打了一遍。” 

 “怕是無人再能阻擋了。” 

 ———— 

 【整個靖難之戰到此時基本已經沒有太大懸念了,朱元璋為朱允炆留下的將領、精銳之師,除了雲南邊軍全被朱棣打了一遍又一遍。】 

 【而朱棣馬上將遇到了靖難以來最大的巧合。】 

 【真的是巧合,就像橋下總有河。】 

 ———— 

 大漢 長安 

 劉邦還在和韓信你儂我儂,呂雉的思維卻早已偏向遠方。 

 後世兒孫必然也將削藩,只希望不要出一個建文帝和朱棣一般的人物。 

 又將蕭何、張良喚近前來。 

 “二位先生,我有一事相問,還望二位不吝賜教。” 

 蕭何、張良行禮稱是,又有些摸不著頭腦,皇后突然這麼客氣是想幹嗎? 

 “我想收劉恆為子,並請陛下立為太子。” 

 “不知可有先例可循?” 

 “可有經典可予以解釋?” 

 蕭何、張良冷汗直冒……我們不想摻和立儲之事啊。 

 何況這哪來的先例? 

 廢后改立太子的先例倒很多,但很明顯皇后要的不是這個啊? 

 太子意外病逝改立太子也行,可這話說出來怕是馬上就要人頭分家吧? 

 也沒有哪家經典記載過這些啊。 

 張良突然想起後輩此前調侃話語。 

 “皇后,臣學藝不精不知有何先例。” 

 眼見呂雉臉色變黑,連忙接著說道。 

 “不過後輩說孔子故居藏有孔子之書,想必應當記載了一些未見史冊之事。” 

 “或許其中有皇后想要的。” 

 呂雉微笑起來,連忙問道。 

 “不知取孔子藏書之事可交由何人來辦?” 

 張良對著蕭何微微一笑。 

 “此事當然應該由酇侯負責了。” 

 辦法是我想出來了的,造假的事肯定蕭何去,誰讓他沒想出辦法來。 

 我負責出謀劃策,他負責實施,很公平啊! 

 蕭何臉色發黑,又聽見呂雉詢問自己可願負責此事? 

 廢話,我肯定不願意啊! 

 “臣必竭盡所能辦好此事!”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看著朱棣。 

 “最大的巧合?” 

 “老四,你知道是什麼嗎?” 

 朱棣無語了,爹,現在是洪武十三年,我上哪裡知道去? 

 只得搖頭說自己也猜不到。 

 倒是周王朱橚若有所思。該不會四哥又有什麼臥底做了什麼事吧? 

 ———— 

 【幾萬大軍的突圍總得定個暗號嘛,何福傳令全軍,如果聽見炮響三聲,就向運河方向分散突圍。】 

 【做賊的遇見截路的——趕巧了!】 

 【四月二十八日,朱棣命小股部隊對南軍大營進行騷擾。】 

 【四月二十九日,朱棣決定不再等待,命令全軍出擊,徹底殲滅何福大軍。】 

 【燕軍半夜發動攻擊,士兵搭設雲梯。】 

 【恰好,燕軍也開炮了。】 

 【不多不少,剛好三聲。】 

 【哎,您說巧不巧。】 

 【南軍本來就士氣低落準備逃跑,又誤以為這是突圍暗號,四散而逃。】 

 【朱棣攻破營門之後下令全軍不許濫殺一人。】 

 【只有盛庸帶領南岸的幾萬士兵成功逃到淮河邊上,靠著淮河水師將他們接過了南岸了。】 

 【以及何福使出了南軍將領祖傳的技能單騎逃走之外,南軍全部被俘。】 

 【所以此戰俘虜眾多。】 

 【生擒敵將左副總兵都督陳暉,右副總兵都督平安,右參將都督馬溥,都督徐真,都指揮孫成等三十七名高級中級將領。】 

 【南京派來的內官四名。】 

 【禮部侍郎陳性善,大理寺丞彭典明,欽天監副劉伯完。】 

 【指揮王貴等一百五十名中級將領,至於低級將領千戶之類的更是數不勝數。】 

 【獲馬二萬餘匹,士兵投降者無數。】 

 【朱棣再一次獲得了大勝,而朱允炆再也沒有能力能夠在短期內組織起一支規模龐大、有大量精銳老兵的軍團來阻擋燕軍。】 

 【朱棣將南軍中的南方士兵統統給予錢糧,全部釋放,讓他們都回家去。】 

 【而隨著他們的回家路程,朱棣一戰殲滅朝廷野戰主力的消息傳向四面八方。】 

 【而北方士兵則統統收入帳下。】 

 【文臣通通釋放。】 

 【武將如平安、陳暉等人通通送回北平。】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來回打量朱棣,老四該不會真有什麼天命加身吧? 

 以前咱也覺得天命虛無縹緲,仙神都是神魂胡謅出來騙老百姓的。 

 可這天幕卻真是仙神之物啊,更別提老四該來風的時候就有風。 

 進攻炮響還剛好和南軍撤退暗號一樣,這世上真有這麼巧的事? 

 怎麼偏偏就是三炮,四炮五炮不行? 

 總不能因為大家都是明軍,撤退的用三炮做信號,進攻的也用三炮做信號吧? 

 朱橚眼見朱元璋面露思索之色,悄悄湊到朱棣身邊小聲耳語。 

 “四哥,你該不會有臥底吧?” 

 “他們給你傳了消息,所以你剛好也放三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