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45章 著名謠言大賞

 “只要侄兒不圖謀造反,兒臣保他一世榮華富貴。” 

 “即便造反,兒臣也最多奪爵幽禁。” 

 “至於大臣,兒臣只知道斬草要除根。” 

 “要麼踏踏實實跟著兒臣做事,要麼就讓他們為建文盡忠而死。” 

 “官員而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天下從來不缺想做官的。” 

 朱元璋和朱標緩緩點頭,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文臣武將除去已知肯定不會死的,皆是傻了眼。 

 我們還在啊! 

 燕王你都不避人了?當著我們面說要斬草除根? 

 ———— 

 大明 建文二年 

 濟南城外正在挖掘壕溝引水的燕軍部隊突然看見城門大開,隨即全軍上馬做好戰鬥準備。 

 數息過去,只見一頭戴烏紗帽,身穿團領衫繡有孔雀圖案,腰間束帶的男人騎馬而出。 

 “我是鐵鉉,我對燕王喊話!” 

 “燕王可否內修德政,使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百姓安居樂業?” 

 “又可否外御異族,使天下百姓免受流離戰亂之苦?” 

 “若可,我便攜濟南城而降,併為燕王殿下一路南下勸降諸城!” 

 “我就在這裡,等燕王的回答,你們速速去通報!” 

 騎兵將領派人將鐵鉉團團圍住,又派人快馬加鞭去向燕王彙報。 

 鐵鉉不管身邊殺氣沖天的燕軍騎兵。自顧自的望著天,微風不燥,陽光正好,真是一個好天氣。 

 南京城內,李景隆召集諸將在青樓商議如何控制南京城。攜南京城及建文帝而降,這可是大功一件,家族百年富貴在此險中求。 

 史稱:青樓之謀亦稱青樓之變。 

 《明史》:鐵鉉者,為天下蒼生而降。 

 南京諸將者,為家族富貴而降。 

 ———— 

 【終於,經過四年的戰鬥,朱棣終於徹底勝利,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大一統王朝造反成功的地方藩王。】 

 【目前史學家承認的大一統王朝只有:秦朝、兩漢、新朝、西晉、隋朝、唐朝、武周、元朝、明朝、清朝。】 

 【其中新朝可以不提,畢竟一世而亡。】 

 【秦隋皆是二世而亡。】 

 【西晉其實很勉強,只有剛開國時候算得上大一統。】 

 【而武周很多時候是包括在唐朝裡面的,畢竟武則天既是李治的小媽又是李治的妻子,實實在在的一家人。】 

 【而完全沒提到的宋朝是因為爭論太多,南宋是鐵定不算大一統王朝的,而北宋時而被承認大一統,時而又不被承認,所以並沒有列入。】 

 【華夏曆史範圍內,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皇帝的時期,無一例外都是大分裂時期,而宋朝和遼國兩國國君都是皇帝,互相稱呼南朝、北朝。 

 而且遼國疆域就包括了漢唐舊疆。 

 北宋疆域最大時一說280萬平方公里,另一說320萬平方公里。 

 但距離北宋一千一百多年前的秦朝疆域都有340萬平方公里。 

 說難聽點,北宋連戰國七雄的地都沒佔全,怎麼稱為大一統王朝?】 

 【只能說是局部統一王朝。】 

 ———— 

 北宋 汴梁 

 趙匡胤無比憤怒,西晉那個樣子都能叫大一統,我大宋居然只能叫局部統一? 

 合著大宋還不如西晉? 

 努力奮鬥多年居然還沒秦朝疆域大?該死的趙光義,都怪你! 

 即便如此趙匡胤還是沒有動手打弟弟,別誤會,不是因為愛。 

 而是因為趙光義身上實在是太臭了,滿身都是吐出來的糞水混雜著隔夜飯,順風臭十里。 

 ———— 

 大秦 咸陽 

 始皇雖然不太懂平方公里的計算方式,但大為震撼。 

 一千多年過去,還沒朕現在疆域大? 

 鬧著玩呢? 

 怪不得後輩動不動就拿宋朝當反面典型,這也實在是太弱了吧。 

 ———— 

 大漢 元朔元年 

 淮南王劉安看著面前的豆腐,越看越像自己造反失敗被砍頭時候時候腦子裡流出來的腦花。 

 你這後輩介紹的那麼清楚幹嗎? 

 孤當真就一點機會都沒了唄?手下將士只怕是都以為孤是真的沒有天命………… 

 ———— 

 至於並不算大一統時期的各朝代藩王則是欣喜不已,後輩既然如此介紹,想必非大一統時期藩王造反成功的很多咯? 

 那這個人為什麼不能是孤呢? 

 要不要改個封號,再改個名字? 

 孤也可以當燕王,孤也可名棣呀,圖個吉利唄。 

 恭請燕王朱棣殿下為孤賜福。 

 ———— 

 大明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 

 寧王朱宸濠看了看身邊面露苦色的將領,又看了看交頭接耳的幾萬大軍,一發狠,大聲說道。 

 “我命由我不由天!” 

 “攻安慶、破南京,賞金銀、賜土地、公侯萬世、與國同休!” 

 想象中的一呼百應的局面並沒有出現,彷彿還能聽見前排士兵在議論自己是不是瘋了……罷了……人心散了……沒法帶了。 

 “來人啊,把孤綁了,孤去陛下面前請罪。” 

 雖然聲音很小,但數萬大軍彷彿順風耳一樣,都聽見了,連忙單膝跪地。 

 “王爺聖明。” 

 朱宸濠是真的想投了,死也好,囚禁也好,不玩了。 

 但他不知道他的折磨才剛剛開始,朱厚照不接受他的投降,說他是詐降,並派遣王陽明手把手教他造反。 

 朱宸濠哭了……你要收拾江南文人,你自己收拾唄,憑啥拿我當棋子?讓我來當這個壞人? 

 還有天理嗎? 

 還有王法嗎? 

 ———— 

 大唐 顯慶二年 

 東都洛陽宮殿之內,李治與武則天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搏鬥。 

 李治略勝一籌,掐著她的後脖頸,以一種怪異的姿勢,將她死死的摁在了桌案之上。 

 李治聽著後輩講到小媽,體內洪荒之力直衝雲霄,冷哼一聲,趴在她身上。 

 “媚娘……” 

 “陛下……” 

 郎情妾意,好不美哉。 

 倒是苦了貞觀年間的李世民。 

 李世民彷彿被重物敲擊腦袋一般。 

 又似針尖刺入腦髓一般,瞬間頭疼的難以忍受。 

 痛的李世民雙眼直翻! 

 長孫皇后連忙呼喚太醫,又站起身來為他按摩頭部,還連連勸慰。 

 “陛下,理智一點。” 

 理智?李治? 

 還別說,勸慰的挺有效果,越來越疼了。 

 ———— 

 大隋 大興城 

 已經改名為楊世民的李世民雖然還年少但也是犯了頭疾。 

 也幸好年少,頭疾並不嚴重,硬挺了一會便不疼了。 

 卻不料楊堅及獨孤皇后看見他頭疼,心痛不已,急忙將太醫全都叫過來守著。 

 至於他的父親楊淵……額……以前叫李淵只能在楊堅的命令之下給楊世民做起了頭部按摩。 

 楊淵欲哭無淚,明明我才是太子,他只是太孫而已,到底誰是誰的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