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47章 謠言又見謠言

 給他面子他是大明皇帝,不給他面子他屁都不是。 

 他祖上不過是個乞丐而已,和我們鬥? 

 皇帝還嫩了點! 

 ———— 

 【當然,對於方孝孺可以再次廢物利用。】 

 【直接殺了太可惜,張麻子說:殺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誅心。】 

 【假如我是朱棣我會怎麼殺方孝孺?】 

 【首先把北孔衍聖公一脈和南孔找來。】 

 【其二,對方孝孺公審。 

 當然不是全民公審,地點我都選好了,國子監,這裡可全是大明預備官員。】 

 【公審之前先問北孔、南孔:周公可是儒家先聖?孔子所行王道、周禮可是周公所定之禮?】 

 【他們只能回答是,因為周公被孔子親口稱為聖人,孔子宣揚的也是周禮。】 

 【得到答覆就問方孝孺:你所宣揚之復周禮、行王道可是孔子所宣揚的?】 

 【方孝孺也只能回答是,他要是敢說不是,都不用朱棣,儒家學子就得先上去給他兩巴掌。 

 奶奶的,方孝孺你算那根蔥,連孔子理論你都敢改。】 

 【當然,我們假設方孝孺很勇敢,回答之後不僅繼續宣揚周禮還洋洋灑灑大罵朱棣。 

 但沒關係,等他罵,別動怒罵完朱棣再繼續說。 

 用略帶悲傷的口氣說:唉,孤是行周公輔成王之事,可成王不見了,按禮法當立成王之子,孤不敢自比周公,但孤願向周公學習,暫理國政,待成王之子加冠,孤便大政奉還。 

 這時候燕軍將領因為不知道朱棣到底想幹嘛,肯定不幹啊,要勸阻起來。 

 這時候朱棣要義正言辭的大罵:大明朝只有一個天,那便是我爹太祖洪武大帝,我是按照皇明祖訓做事,如今你們要讓孤不忠不孝嗎? 

 太學生、官員別管心裡怎麼想的,這時候肯定要誇一下朱棣。 

 朱棣不僅不篡位,還要復周禮,這麼給面子,你不誇幾句? 

 是不是太不懂事了? 

 誇完朱棣還要裝作禮賢下士的樣子連忙將他們扶起:哎呀,孤可當不得你們如此稱讚。 

 然後朱棣就可以發第一道旨意了:當年周公用周禮王道方有兩週八百年基業,如今孤向周公學習。 

 周所用之官員、所封之諸侯皆是功臣、親屬。 

 孤現在罷科舉、取消國子監,實行世卿世祿制。 

 大明官員非開國功臣、靖難功臣的全部罷黜。 

 以兩漢後裔、唐朝後裔、宋朝後裔、元朝後裔為二王三恪,以宗室為諸侯。 

 全部予以實封,允開國、收稅、募兵等權利。 

 至於各位? 

 你們可以回家種地了。】 

 ———— 

 大明 北京 

 姚廣孝停下手上動作,仔細思考,得出結論:“後輩果然無恥!” 

 ———— 

 【這時候別說國子監的預備官員,朝堂官員也不幹啊,肯定要讓朱棣收回成命,說這是亂命。 

 朱棣就義正言辭的問他們:孤雖是武人,可也熟讀儒家經典,周公、孔聖的王道周禮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你們要立成王的兒子,孤同意了! 

 你們要行周禮王道,孤也同意了! 

 怎麼你們反倒不樂意了?】 

 【他們能怎麼辦? 

 說周公、孔子錯了? 

 他們不敢呀。 

 和朱棣翻臉? 

 他們也不敢呀。 

 那怎麼辦? 

 只能是方孝孺的錯,都怪方孝孺,方孝孺篡改聖賢語錄、曲解聖賢意思,事情才會變成這樣! 

 臣等請斬方孝孺。 

 朱棣繼續大義凜然說:唉,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殺兄囚父尚且能用隱太子舊人。 

 孤乃是堂堂正正按照皇明祖訓奉天靖難的,怎麼會連正學先生都容不下? 

 正學先生無非學藝不精、走錯了路而已。 

 不過民意洶湧,將正學先生暫且收押,給他十天時間讓他好好反省反省,若是想通了,孤仍然用,想不通就依諸位所言斬了吧。】 

 ———— 

 大唐 長安 

 李世民頭痛稍有緩解,又疼了起來。 

 咬牙切齒的說道:“朱棣,朕和你沒完。” 

 長孫皇后邊為他按摩頭部邊解釋道:“陛下,這可不是朱棣說的,是後輩在假設自己是朱棣如何對待方孝孺。” 

 李世民躺在長孫皇后懷中說道:“朕知道,但朕跟朱棣沒完!” 

 長孫皇后無奈的笑了笑,二郎還耍上小孩子脾氣了。 

 ———— 

 【那麼接下來方孝孺的結局幾乎可以預見了,自殺或者被自殺。 

 不僅如此,江南文人都得把編排朱棣的事情放後面,先編排方孝孺。 

 不然無法解釋朱允炆聽方孝孺的,結果削藩失敗下落不明。 

 朱棣也準備聽方孝孺的,結果朝堂官員又不幹。 

 為什麼會這樣? 

 那隻能是因為方孝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篡改聖賢語錄、曲解聖賢意思為自己謀私利! 

 吾等江南文人羞於與他為伍。】 

 ———— 

 大秦 咸陽 

 始皇盯著叔孫通若有所思,還未開口就被叔孫通搶先。 

 “陛下,我們和後世那群迂腐之儒可不一樣!” 

 “我們是實用主義者!” 

 “周公和孔聖的周禮、王道已經不適用於大秦。” 

 “我們儒家向來尊重真理,而非尊重先賢。” 

 眼見嬴政還在思索,叔孫通又是伸手指天,嬴政連忙打斷。 

 “停,你別又來給先賢發誓那套!” 

 “朕真怕有天你死之後見到先賢被他們暴打。” 

 叔孫通尷尬一笑又朗聲說道。 

 “臣不怕,臣是大秦臣子,陛下肯定不忍心臣不欺負,肯定親率大軍救臣。” 

 嬴政扶額苦笑,儒家有沒有用朕不太清楚,但你們真的很無恥。 

 ———— 

 大漢 惠帝六年 

 年邁的叔孫通正躺在床上向兒孫交代後事,突然眼睛好像花了,居然出現人影。 

 “兒啊,我好像見到先賢了?” 

 惹得兒子又流下淚來,父親這是迴光返照馬上就要走了。 

 “您是孔聖?” 

 “孟聖?” 

 “荀子?” 

 “吾此生足矣,居然是各位先賢來接我。” 

 “哎,孔聖,您拿劍幹嗎?” 

 “孟聖,棍子幹嘛用的?” 

 “荀子,您挽袖子幹嗎?” 

 “哎呦,哎呦……” 

 聲音停下,叔孫通兒孫大哭起來…… 

 嗚嗚嗚,爹可真是熱愛儒學,臨死都還想著先賢! 

 ———— 

 平行玄幻時空:幽冥之地。 

 幾人正在暴打叔孫通,聽的馬蹄聲陣陣傳來,有一人身穿黑龍袍,頭戴紫金冠,高頭大馬走在前列,大喊一聲。 

 “諸位停手,我大秦的人可不是各位想打就打的。” 

 叔孫通看著大軍,瞬間淚流滿面。 

 陛下,我愛你,大秦,我愛你。 

 孔子吩咐二人接著打,自己轉身對這人解釋起來。 

 “這是漢朝的叔孫通,不是你秦朝的叔孫通,你救錯人了。” 

 來人略微思索。 

 “你說得對,全軍撤退。” 

 叔孫通越哭越大聲。 

 “陛下,別走,別走。” 

 “你走了我可怎麼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