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47章 謠言又見謠言

 而方孝孺呢? 

 他沒有自殺殉國! 

 他也沒有保護皇帝突圍! 

 也沒有守城,更沒有參與募兵。】 

 【那他在哪裡呢?】 

 【《明實錄》:時有執方孝孺來獻者,上指宮中煙焰,謂孝孺曰:"此皆汝輩所為,汝罪何逃?"孝孺叩頭祈哀,上顧左右曰:"勿令遽死。"】 

 【即便是清修《明史.方孝孺傳》記載的也是:孝孺力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乙丑,金川門啟,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執下獄。】 

 【哦,原來他躲在家裡,結果被燕軍捉了。】 

 ———— 

 大明 浙江浦江縣 

 方孝孺的師長宋濂以及他的同窗皆是沉默的看著他。 

 怪不得你在《與友人論井田》書中說我們是流俗人。 

 你確實聰明,還知道人死了就活不過來,人家殉國的殉國,募兵的募兵,你就躲到家裡? 

 你不是罵燕王反賊嗎?你居然給反賊磕頭求饒? 

 呵呵,後輩說“殺方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也”是謠言,我們現在可太認可。 

 不殺了你,天下讀書人都如你一般,大明怕是要步宋朝後塵。 

 許是覺得和他待一個屋子太丟人,一個接一個的走出屋去,路過方孝孺身邊都很默契的唾了口痰。 

 第一個人唾痰時,方孝孺握緊雙拳大聲質問,可第二個,第三個,一個接一個的唾痰,他的聲音越來越小,雙拳也慢慢鬆開,頭也埋的越來越低。 

 同窗都走完了,從外邊彷彿有一句傳到方孝孺耳邊。 

 “呵,果然是個懦夫!” 

 站在教臺的宋濂看著方孝孺的模樣嘆了口氣,也搖著頭走了出去。 

 ———— 

 【朱棣登基八日後,南京城破十一天,方孝孺才被處決,期間二人沒有過多交流。】 

 【但是從明朝成化年間開始,由宋端儀等人打頭一直到清朝時期,開始不斷為方孝孺添加英勇事蹟,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故事。】 

 【最開始故事版本是這樣的:朱棣登基在大殿問姚廣孝該讓誰幫自己寫繼位詔書? 

 姚廣孝答:方孝孺。 

 朱棣召方孝孺幾次,方孝孺就是不來,逼得朱棣派兵將他帶來。 

 方孝孺挺直身子:叫我幹啥? 

 朱棣:幫我寫詔書。 

 方孝孺大哭,士兵捂著嘴巴不讓他哭。 

 方孝孺把筆扔到地上繼續大哭說:大不了就是一死,我不寫。 

 朱棣大怒,將方孝孺處死。 

 隨後的文字全是狂吹方孝孺的,實在是讓人頭皮發麻,想看的自己搜來看,拾柒實在是說不出口。】 

 【而這個故事的最終版本是這樣的:朱棣從北平出發時,姚廣孝狂吹方孝孺,並且告訴朱棣:城破的時候,方孝孺不會投降,但殿下可千萬不能殺,不然天下讀書種子就要絕種了,一定要讓方孝孺寫繼位詔書。】 

 【為什麼姚廣孝推薦方孝孺的對話內容會從南京大殿變成北平出發時候? 

 因為文人不傻。 

 他們查閱史料發現:姚廣孝和朱高熾此時根本不在南京,朱棣登基至少一年半之後,二人才來到南京。 

 所以他們為了讓故事變得逼真一點,把地點改了。】 

 ———— 

 大明 北京 

 “無恥,儒家門人果然太無恥了。”姚廣孝破口大罵。 

 把朱棣都驚到了,老和尚天塌下來都不皺眉的人怎麼突然生氣了? 

 ———— 

 【之前我們就提到過朱棣本次作戰目的是尋機消滅其中一部或者奪取糧草,削弱南軍實力,並沒有預料到會如此順利,居然能直接破了南京城。】 

 【朱棣又是怎麼會和姚廣孝討論起城破之後乃至登基詔書誰來寫的問題?】 

 【這已經不算是半場開香檳,這是開場就開香檳了。】 

 【更何況朱棣是靖難清除奸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是一定要斬了的,不然無法證明自己靖難的合法性,姚廣孝除非瘋了,不然絕對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 

 【而這個故事接下來更扯淡:朱棣請方孝孺寫繼位詔書,方孝孺大哭。 

 朱棣放下身段解釋道:先生,不要難過,我只不過想學周公輔佐成王。 

 方孝孺正氣凜然:成王呢? 

 朱棣:自焚了! 

 方孝孺:為何不立成王的兒子? 

 朱棣:國賴長君。 

 方孝孺: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這是朕的家事。 

 朱棣命宮人把筆給方孝孺:先生,詔書一定得您寫。 

 方孝孺把筆一扔:老子就是死也不寫。 

 隨後慷慨赴死,並且還寫了一首絕命詞: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 

 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這是最終版本的絕命詞,最早的版本其中有一句:骨肉相殘兮至親為仇。 

 最終版本將這一句刪了。】 

 【為什麼刪,因為最開始骨肉相殘之事不是朱棣乾的,是建文帝先乾的。 

 如果不刪,不知道還以為方孝孺是在罵朱允炆。】 

 【最終版本的最大漏洞在於:一、明實錄、明史等等一系列記載了為建文殉難的臣子列傳中都清清楚楚的記載了方孝孺是躲在家中,並沒有募兵、抵抗、殉國。 

 二:也都清清楚楚的記載了方孝孺是死在朱棣登基好幾天之後。 

 故事寫的是朱棣讓方孝孺寫繼位詔書,然後方孝孺不幹,當天被殺。 

 我要是沒記錯,三請三辭之後就要祭拜天地、祖宗,然後念詔書吧。 

 這踏馬都繼位好幾天了,讓方孝孺寫繼位詔書?】 

 【為什麼江南文人要對史書進行篡改,把方孝孺誇的忠肝義膽,天上地下絕無僅有?】 

 【因為方孝孺是他們其中的一員,並且還是宋濂的弟子,方孝孺本人更是被稱為正學先生。】 

 【朱棣之前發佈了一份二十多人的奸臣詔書,告訴天下,這些人我都要斬了。】 

 【而這二十多人或像齊泰、黃子澄在外募兵,或直接自殺殉國。 

 更有很多不是奸臣名單但忠於建文的普通官員、學生乃至平民自殺殉國!】 

 【結果方孝孺還不如平民學生,連殉國都不敢?躲在家裡,還磕頭求饒?】 

 【怎麼行,這不是把我們江南文人的臉丟盡了嗎?】 

 【改,給我誇他,誇成聖人!】 

 【方孝孺是真的比不上齊泰、黃子澄二人,他們二人若是做了錯誤決策至少會承認,會包攬罪責,方孝孺不會! 

 他們二人會殉國,方孝孺不會。】 

 【江南文人真是毫無禮義廉恥!】 

 【武將拼死作戰結果被說成是朱棣的臥底,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反而是忠肝義膽、鐵骨錚錚?】 

 【太黑色幽默了。】 

 ———— 

 大明年間,唯有洪武、永樂兩朝時期的文人瑟瑟發抖,死定了,不死也要脫層皮。 

 至於其他時期,呵呵,皇帝敢對我們大規模動手嗎? 

 他不敢! 

 大不了丟幾個窮鬼應付一下,這件事就過去。 

 大家接著奏樂接著舞,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是在我們肩上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