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10章 霍去病——冠軍侯。

 也是要講些兵法的。】 

 【元朔六年,年僅十八歲的霍去病被武帝任命為剽姚校尉(“剽姚”意為勇猛勁疾),命其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 

 【朝臣都認為霍去病,一個靠著家人上位的人,無非背景強大而已,我呸。】 

 【霍去病表示:背景?我有啥背景?皇帝是我姨夫,皇后是我親姨媽,大將軍是我親孃舅,長公主是我舅媽。然後你們就以為我這驃騎將軍是白來的?】 

 【當然不是白來的,劉徹從精銳中挑選精銳,給了他八百勇士。】 

 【八百?這個數字怎麼這麼熟悉。】 

 ———— 

 東漢末年。 

 兩家歡喜一家憂。 

 劉備顧及孫夫人的顏面沒有大笑出來,關羽埋頭繼續看著春秋。 

 黑臉鬼王可不管這麼多。 

 “大哥,我求你,給我八百人,我去試一試大舅哥的斤兩。” 

 “打不過,我就撤回來。” 

 “砰”,孫夫人桌子一拍,拔出寶劍。誓要消滅鬼王。 

 豁,果然是將門虎女,不僅旗鼓相當,竟然還有些佔了上風。 

 當然如果沒有劉備和關羽握緊手中武器瞪著張飛的話,勝負猶未可知。 

 ———— 

 【劉徹顯然是對霍去病破格提拔有一層含義。】 

 【制衡衛青,是的,你沒聽錯,制衡衛青。】 

 【雖然漢武帝無比信任衛青,但作為一名合格的皇帝,權力必須能夠相互制衡,這不僅僅是一句信任就能夠解決的。】 

 【李世民夠自信,也足夠信任他手下臣子吧? 

 可你仔細去看官職安排去看,還是在制衡。】 

 【制衡是為了保護君臣之間這份情意,否則不受制衡的人……即便皇帝再如何信任,臣子再如何忠心,結局大概不是臣子被冤殺,就是皇帝被自殺。】 

 【臣子權利過大,封無可封的時候如果不制衡,對君對臣都是雙輸。】 

 【霍去病與衛青情同父子,朕用霍去病來制衡你,即是制衡你也是信任你。】 

 【如果衛青懂了,那君臣相得,永遠是霍去病來制衡衛青。】 

 【而如果衛青囂張跋扈,就不是霍去病來制衡的。】 

 【衛青也許是懂了武帝的含義,也許他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從他的一生來看,衛青這個人敬小慎微,功勞無比的大,權利無比的大。 

 但是: 

 一不結黨。 

 二不養門客。 

 三不和朝臣有除去公務之外的過多私交。】 

 【所以衛青是漢朝開國以來,第一位軍方第一人不僅手握權利被帝王信任安享晚年,死後還有無比殊榮的存在。】 

 【畢竟從韓信到周亞夫。】 

 【大漢的軍方第一人就是一個比慘大會。 

 你韓信死的慘? 

 那我周亞夫一定要超越你,死的比你更慘!】 

 【他們但凡能有衛青一半,也不至於死的那麼慘。】 

 【而另一層含義則是做人才儲備,為了將來做謀劃。】 

 【衛青年紀大,霍去病年輕,將來衛青打不動仗的時候,霍去病也可以自然而然的接過這份權利,不鬧出什麼亂子。】 

 ———— 

 大漢,長安。 

 “哼!”韓信低沉的鼻音響起。 

 “哼!哼哼!”劉邦也怒氣衝衝起來。 

 “你死了能怪朕?” 

 “怪你活該,你看人家衛青怎麼活的好好的?” 

 “不會怪,怪別人。” 

 “會怪,怪自己。” 

 “你就沒有從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韓信拱手行禮:“臣知錯!” 

 劉邦覺得不對勁,這個混蛋居然會認錯? 

 殊不知韓信準備天幕結束之後就回家燉湯。 

 鳥湯,還是公鳥湯,要送給劉邦表達自己對他的謝意。 

 —————— 

 【而八百精銳隨行也有兩層含義,試一下霍去病的斤兩。 

 第一:你要證明朕沒看錯人,你帶著八百人大功勞立不下,小功勞總該有些吧? 

 第二:朕確實看錯了人,你能力不行,但八百勇士應該能護你周全,你就踏踏實實回來當個享福的外戚罷了。】 

 【劉徹確實看走了眼,小功勞? 

 你知不知道我霍去病是誰? 

 是匈奴一生的噩夢。】 

 【此戰是霍去病第一次統兵,卻一舉“斬捕首虜過當”,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國、當戶等高級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匈奴單于伊稚斜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俘虜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兩次功冠全軍。 

 戰後,武帝割南陽郡穰縣的廬陽鄉、宛縣的臨駣聚為冠軍侯國,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ps·關於霍去病受封冠軍侯時獲賜的食邑數目,《史記》與《漢書》相差較大,一說一千六百戶,一說二千五百戶。 

 【而匈奴被打怕了,準備示敵以弱,退到草原深處。】 

 【按常理有用,劉徹應該暫緩進攻,但一個人的出現改變這一切。】 

 【18年前,武帝剛剛繼位的一年,向天下發佈政令招聘人才前往大月氏。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準備聯合大月氏幹匈奴。 

 張騫接過了這個使命,穿越河西走廊前往傳說中的大月氏建交,訂立盟約。】 

 【張騫不會知道他這一路有多苦,漢武帝也不會知道他這一拍腦門做下的天馬行空的決定會為整個漢民族帶來多大的影響。】 

 【也許是老天庇佑,此刻它開始眷顧華夏了。】 

 【萬物有得必有失,老天眷顧華夏的同時開始折磨張騫了。】 

 【在準備穿越河西走廊的時候,使團被匈奴人抓住,送到了匈奴王庭。】 

 【為了勸降張騫,匈奴人對他威逼利誘,美人計都用上了。】 

 【為他娶了一個匈奴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