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六、權尹受蠱

 對於羅滅亡的原因,周襄王時的大夫富辰認為是由羅侯的夫人季姬造成的。季姬是漢東諸姬一諸侯國國君的女兒,與羅聯婚,含有共同抵抗強楚的目的。後世的一些史學家則認為,只因季姬是主戰派,就把羅國亡國的原因歸咎於季姬這樣一個婦人身上,未免牽強。其實,自從鄢水一戰羅勝楚之後,羅侯便不知不覺產生驕縱情緒,不能團結群臣同仇敵愾,共同抗敵才是亡國的主要原因。鬥伯比舉薦觀丁父為將,既滅了羅國,又為建造新都補充了大量的徭役。為了防止他們造反,熊通就按鬥伯比的提議把羅、盧的遺民遷到丹陽附近,後來又遷往湖南的汩羅,這同樣也是後來的事情。 

 楚在郢地建造新都,工程浩大,幾十萬人的吃飯穿衣都得一起上。 

 一天,工地糧食告急,熊子善再次派呂卓前往丹陽催糧。鬥伯比道:“眼下國庫的糧食伐羅時全都用光了,再加上丹陽離郢地路途遙遠;權地今年又迎來一個豐收年,而且離郢都近,不如從權地徵糧……”於是熊通給權尹鬥緡下了一道聖諭,讓呂卓直接上權邑找鬥緡要糧。 

 這天,鬥緡召集部屬察看正在新建的權尹府工程進展,忽然新權尹府的後面冒出一股白氣。鬥緡大驚,忙問吉凶,隨員伍子箕道:“白虹貫日,表明此地有天子之象,大吉也!” 

 鬥緡又問:“天子是出在民間、還是邑宮?” 

 伍子箕屈指掐算了一陣,當即拱手道:“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天子就應在大人身上!” 

 鬥緡正色道:“胡說,這話豈是能夠亂講的?” 

 伍子箕道:“大人名字下面不是有個日字嗎?日代表光明,白虹貫日,表明這裡要出明君;民字,自然是指天下的百姓。日託民,即君王帶著百姓開創盛世,所以白虹貫日正應在大人身上!” 

 一0七、武王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