翃洺 作品

第111章

 方超忙說:“若是那樣,到時,怕是我和韓縣長就得做鄰居了”。 

 韓雲輝哈哈一笑,“再怎麼說也不能誤了小方的前程,把個毛頭小夥子扔在泉林和我做鄰居,說不過去,說不過去!”。 

 拖拉機的轟鳴聲傳來,溫言奇看到了鄉黨委書記嶽長河,鄉長王平。 

 嶽長河、王平見是溫言奇一行,忙小跑過來。 

 溫言奇隨意問了句怎麼樣? 

 嶽長河便說:“鄉里的八千多畝地這兩天都播的差不多了”。 

 溫言奇點了點頭,又指了指遠處的人,“那是上林村的陳志忠嗎”? 

 王平瞥了一眼遠處的幾個人,說道:“是陳志忠,縣長還記得”? 

 溫言奇說:“怎麼不記得,見過好幾次呢,他現在還是村委會主任”? 

 嶽長河道:“是,上林懶漢多,也就老陳能鎮住,換個別人還真沒法弄”。 

 “走吧,帶我轉轉”,“今年都種些什麼”?溫言奇邊走邊問。 

 嶽長河說:“去年韓縣長來做了調研,又搞了規劃,我們做了些工作,聽說縣裡今年會上一個澱粉廠,就相應的提高了土豆和玉米的面積”。 

 “不知那個廠子進展怎麼樣?反正農戶問我們要了包票,我們也就拍了胸脯”。 

 韓雲輝道:“已經開建了,這個你放心”。 

 溫言奇笑說:“你也不問仔細,就敢拍胸脯”? 

 王平接話說:“管他哩!就是不建廠子,也比糧食收入高,就是賣起來麻煩些。你給他承諾了,到時有個意外他倒纏上你了”。 

 “老陳動員的時候就說了,你們他媽去年油菜豐收了,也不見給老子分些,現在讓你們種這種那,還不是讓你們賺錢?政府還會騙你不成”? 

 嶽長河揶揄道:“老陳賊的精,看他這麼說的,回過頭還要問我一句,嶽書記,你說是不是?我只好說是,就是政府騙你們,我和王鄉也不能騙你們!”。 

 韓雲輝說:“聽起來,你們兩個倒比政府可靠些”? 

 嶽長河笑道:“哪能呢?還不是一家趕一家”。 

 溫言奇指了指韓雲輝,“你沒聽明白,這兩個人說來說去,就是看你能不能說到做到,如果做不到,就是政府騙了他們,他們騙了老陳,老陳騙了農戶”! 

 嶽長河偷偷笑笑,王平連忙擺手,“縣長,我們可沒想那麼遠”。轉頭喊了一嗓子:“老陳,過來!” 

 陳志忠見是溫言奇,忙拍了拍土,握了溫言奇的手。 

 “老陳辛苦了啊”,溫言奇玩笑道。 

 “溫縣長說笑了,給自己種地叫什麼辛苦”? 

 “剛才你們嶽書記和王鄉長還誇你會做工作”。 

 陳志忠看看嶽長河,不好意思的說:“我哪會什麼工作,就知道村委會得配合好鄉里,鄉里說讓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 

 楊兆文在時不常跑農村,溫言奇來了雲州,不喜待在辦公室,沒事就往鄉鎮跑,李輝一直分管黨群,升了縣委書記至今,仍沒有下來。溫言奇便是鄉鎮幹部見的最多的一把手,鄉鎮上到書記鄉長,下到村委會大多熟悉溫言奇的秉性。 

 嶽長河見日上三竿,便問:“溫縣長就在鄉里吃飯吧”,溫言奇說:“行啊,現在回了縣裡還得找地方”。 

 陳志忠見狀,小心翼翼的插話道:“溫縣長,嶽書記,不如到我家去,別的做不好,一頓便飯我那老婆子還是能將就。況且鄉里的飯我也吃過,屬實不怎麼樣,是不是嶽書記”? 

 嶽長河不敢答應,看了看溫言奇。韓雲輝卻替溫言奇應了,“到哪裡不是個吃飯”? 

 溫言奇仍舊不坐車,嶽長河幾個人也就不好乘車,幾個人浩浩蕩蕩的朝陳志忠家走去。 

 一路上,溫言奇指指點點,不停的問陳志忠情況,距離越拉越開。 

 趕到陳志忠家的時候,院裡早已升起了炊煙,老陳的兒子已經弄翻一隻羊。 

 溫言奇怪道:“老陳,說好了來你家吃頓便飯,你這是幹什麼”? 

 陳志忠說:“縣長雖說來鄉里是為了工作,可如今到我家就不是工作了,別看我兼個村裡管事的,家裡的主我也是做的。這羊,就是你不來,我今天也要殺的。你不知道,泉林有這個規矩,開春第一犁,總是得作個樣子”。 

 嶽長河在旁邊說:“縣長,老陳說的是哩,這叫動了土,就得給土地爺一個交代”。 

 溫言奇說:“給土地爺交代,肉卻進了我們的肚子裡”。 

 陳志忠呵呵一笑:“都一樣,都一樣,老規矩麼,縣長快進屋”。 

 溫言奇卻擺了擺手,“不如坐在院子裡,這春天的太陽曬著還舒服些”。 

 王平便和進了自己院子一樣,進屋拿了凳子,又張羅方超抬桌子。 

 幾人圍坐下來。 

 “老陳兒子多大了,沒進城打工嗎”?溫言奇問道。 

 “嗨!打什麼工,自家的活都幹不完,人還是得認命,他不是在外闖蕩的人,如今村裡人少了,地多的種不完,留下來也是我的個幫手”。回著溫言奇的話,陳志忠又從口袋裡掏出一盒雲煙,抽出一根,遞給溫言奇。 

 “縣長,煙不好”。 

 溫言奇笑笑,“我不抽菸”,接了煙,扔給嶽長河。 

 嶽長河道:“縣長不知道,如今這村裡沒幾個人,原來分給各家的地,半數都讓老陳承包了去,趕上這幾年水好,這老傢伙賺的錢比打工的不知多了多少!”。 

 陳志忠憨憨的一笑,“也沒多多少。聽嶽書記說,地沒人種了,也不能荒了,這幾年外出的人看我收成好些,地價都翻了一倍了”。 

 溫言奇點點頭,“是這麼個說法,有人進城,就得有人留下來。老陳賺錢是好事,沒什麼扭捏的”。 

 “我小的時候在農村,成百上千號人,都守著地,幾個村才配一個拖拉機,倒也能種的過來,現在家家都有農機,卻也忙的不行。終歸還是人少了”。 

 韓雲輝說:“縣長說的還真是,我們年輕時,哪哪都是人,一到開春,塵土漫天,總覺得幹不完的活,吃不飽的肚子,一年沒閒著的時候,過年一翻褲兜,卻還是那麼多。現在人少了,活還是那些活,農機一來,幾個人也能幹完。進城務工的有些積蓄。留下來的,只要肯吃苦,像老陳,也能賺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