翃洺 作品

第112章

 “我們一段時間總是千方百計的鼓勵農民進城,說是農村沒有出路。城市是有城市的好處,但想在城市中生活下來,你首先得有生存的資本。若是沒有,那來做什麼”? 

 “反過來再看農村,這麼多年為什麼發展不起來?我看還是生產方式單一,經營粗製濫造。只要提起農村,就會想到種田。難道農村除了熬日頭,再無事可做了嗎?像你提的,旅遊能不能搞?特色養殖能不能辦?項目能不能上?生產有沒有特色?能不能多元化?這些都是可以考慮的。我去過很多沿海農村,辦企業,發展特色經濟的大有人在,甚至一個鄉的生產總值比我們一個縣都高。當然,人家固有人家的地理優勢,但總體上來說,還是腦子比我們活泛些”。 

 聽到張相偉這麼一講,李輝忙說:“我和溫縣長也是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想多在農村做些工作”。 

 溫言奇話里拉著李輝,其實,李輝在這個裡面做了多少工作,溫言奇心裡自然清楚。計劃在泉林做的事情,一早就給李輝做了彙報,但李輝的興趣點彷彿並不在這個上面,只是泛泛的點了個頭。同楊兆文有些類似,你不知道李輝整天在忙什麼,但肯定很忙,而具體出個什麼東西,誰也說不清楚。 

 也許李輝上任縣委書記以來,最關注的就是幹部調整了。溫言奇也想的開,李輝是縣委一把手,上任搞人事也是一貫做派,自己位子沒變動,當然是原來怎麼幹,接著怎麼幹就行。沒了束縛,倒顯得灑脫。 

 張相偉還是不接李輝的話茬,仍對溫言奇說:“既然你們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就很好。我建議你們不要只做一個旅遊發展規劃,不妨搞的大些,把旅遊兩個字去掉。還是在泉林搞,旅遊,特色養殖,多元化種植,找些可以帶頭的人,把膽子大,又肯闖一闖的人組織起來,上規模,集中力量辦些事情!”。 

 “泉林不單做你們縣裡的試點,更要做市裡發展農村經濟的試點,需要市裡支持的,你們大可以向市委、市政府打報告”。 

 溫言奇一聽來了精神,乘勢說:“這樣的話再好不過了,畢竟縣裡的力度有限,如果市裡支持泉林,能做的事就很多了”。 

 李輝插話說:“還是張市長看的遠,我們開始的想法單一了些”。 

 張相偉擺擺手,“總歸來說是雲州的工作作在了前面,不是看的遠不遠的問題”。 

 “溫言奇,支持,市裡儘可能的做到,但能把事情辦成什麼樣子,你們縣裡才是關鍵”。 

 張相偉句句看著溫言奇說,話說到這一句,溫言奇就不好表態了,畢竟李輝也在。溫言奇笑笑,又看了看李輝。 

 李輝倒是反應快,馬上應道:“這個請張市長放心,縣裡一定將市裡的關懷落實到位!”。 

 兩人退出了張相偉房間,一時無話,樓道又很長,聲控燈忽明忽暗。 

 不知李輝怎麼想的,今天談了半天,溫言奇明顯感覺張相偉對李輝的態度有些耐人尋味,不說不熱情,但總歸缺了點什麼。 

 自從李輝替換了楊兆文,除了公開場合,溫言奇一直沒見過張相偉,不是不想找,找了又能做什麼?楊兆文已經離任,李輝已經上任,既然之前張相偉不找自己,自己再去跑上跑下,也不能扭轉結果,反倒落個怨聲載道的名聲。溫言奇現在越來越覺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是成立的。如今唐斌作著市委書記,一切都可以解釋通,既然解釋的通,也就沒有什麼看不開的。 

 “張市長,很務實啊……” 

 溫言奇正在心猿意馬,李輝突然說了這麼一句,一時竟沒有反應過來。看了看李輝。 

 李輝又說:“對農村工作很重視”。 

 溫言奇這才轉過彎來,忙說:“是啊,張市長作風一貫如此”。 

 李輝可能是笑了笑,溫言奇看不清楚。只聽他又說:“原來我是縣委副書記的時候,和張市長分管的工作有交集。當時對我們這些副書記要求很嚴格,搞不好還要罵人哩!”。 

 這下溫言奇明顯的聽到,李輝是笑了笑。 

 溫言奇說:“張市長性子直,要求嚴,在市裡是出了名的。但工作方法還是很多”。 

 “對對對!”,李輝轉過頭看了看溫言奇。“尤其對組織工作,市裡搞了幾期工作培訓,張市長到會脫稿講了很多。我記得有一次,他提到的如何培養複合型幹部的講法,我聽了很受啟發”。 

 “張市長思路廣,方法多,有時還真跟不上!”。溫言奇附和道。 

 李輝有些感嘆的說:“是啊,張市長從副市長到常務副市長,副書記再到市長的進步,就可以看出來。我們學的還有很多啊……” 

 倆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張相偉的形象慢慢高大起來,說著說著,溫言奇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還是自己常見到的張相偉嗎? 

 出了大廳,李輝的車先駛了過來,司機繞過來打開車門。李輝朝溫言奇擺了擺手,絕塵而去。 

 小趙也開了過來,溫言奇順手開了後座門。坐上車,腦子裡還在回味張市長的形象。末了,又下意識的笑笑,張相偉高不高大先不說,李輝倒掩飾了自己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