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前朝末太子

 

果然,湯藏臉上的愉悅感就少了幾分,有些無趣的往下說:“第三種,是較為玄異的情況,但並不罕見,微臣也有所接觸過,通常稱之為撞煞。”

 

“哦?監正可否講述一番經歷之事?”褚時鈺心平氣和的接話。

 

“殿下應當也有所耳聞,五年前京中有一人突然發狂,持斧衝到街上肆意砍殺路人,致使七死五傷,最後被城衛亂箭射殺。”

 

湯藏平鋪直敘道:“事後尋其緣由,發現那人在街坊鄰居眼中,卻是個性情溫和樂善好施之人。其家境殷實,父母妻兒也都安康和順,本是人人稱羨的福德之家。”

 

“官府查不出為何那人會突然發狂,加上人已經死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只有那人的家人耿耿於懷,他們不相信那人會持斧砍人,自行尋找那人性情大變的緣由,找到了微臣這裡…”

 

“不是該去找寺廟、道觀?”褚時鈺將湯藏最初的推辭說法又搬出。

 

“咳,微臣內子與那人的妻是姐妹…沾親帶故的,自然先想到微臣。”湯藏解釋道。

 

“細細詢問了許多,但那家人說的都是,那人去京城西北踏青遊玩,回來時就一副凶神惡煞之狀,翻出柴房的斧頭就衝到街上去了。”

 

褚時鈺淡然看著,湯藏臉上洩露出些微的得意之色。

 

“微臣抽絲剝繭,找到與那人一同踏青的友人,讓其帶著重走一遍遊玩之地,走到一處青山樹林,那友人突然想起,那人曾進樹叢小解,回來後神情便恍惚起來,後來玩得沒興致了,他們就提早結束踏青。”

 

“微臣進到那樹林小心探尋,根據草葉折斷的痕跡,找到那人曾踏足的路徑,一路走過,突然在路過幾棵樹木時,感到心煩意亂,當即,微臣就知道找到了原因。”

 

見湯藏又有停下的意思,褚時鈺淡然出聲問:“是何原因?”

 

“端王殿下,可知道音律能影響人心緒?”湯藏又開始答非所問。

 

“知道。”褚時鈺不驕不躁,安然品茶。

 

湯藏不滿“嘖”了下嘴,但還是繼續說:“人的意志和情緒,是可藉由外物傳遞感染他人的。例如文學,可使賞讀之人隨之嬉笑怒罵痛哭流涕。例如畫作,可看畫之人感懷作畫者的心境…”

 

“以微臣所想,而音律是能即刻左右情緒的良法,微臣僱了一些農夫去挖掘搜尋那處樹林,為防止農夫受感發狂,微臣便在樹林間撫琴,舒緩眾人焦躁之心。”

 

“可是良法?”褚時鈺覺得這事與自己無關,但聽聽也無妨。

 

湯藏已滿臉得意:“確為妙法!農夫大都心平氣和,最多有些許急躁,無人失志發狂。”

 

“可發掘出異常之物?”褚時鈺進而問。

 

“在荒草之間,發現了許多殘甲鏽刀,還有少許枯骨。”

 

褚時鈺微愣,心頭有些不好的預感,卻還想不清是為何…沉聲問:“可知是何人遺骸?”

 

“前朝名將之骨。”湯藏嘆息道。

 

“微臣向上通報,史官介入後確定,是太祖攻陷京城後,突圍護送幾個亡國皇子逃離的敗軍,那骸骨邊上還有鏽跡斑斑的箭頭,應是身受重傷,於樹林荒草間含恨而終。”

 

褚時鈺擰眉問:“又與前朝相關?前朝之人,難道精於此等靈異之事?”

 

湯藏搖頭道:“非也,前朝之人與我族一樣是凡人,精通玄學的都是鳳毛麟角。”

 

“不過,微臣覺得,心性簡單的人因心念純粹,可能更容易遺留其意志。而前朝外族,大都驍勇善戰但不擅長心計,是以打下江山,卻坐不穩…”

 

“那屍骸的煞氣,想必也有此因。”

 

“國破家亡,戎馬一生的將軍,勢必瀕死之際恨意滔天,雖已身死,但嗜血殺意不散,寄託於屍骨。”

 

“那人進入樹林,應是衝撞冒犯了遺骸,引動煞氣攻心,使那人性情大變,大概對友人和家人還能剋制…可見到我族的陌生之人就再難抑制,被亡將的恨意裹挾,尋來斧頭,上街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