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寄情

撞煞前朝名將的故事,讓褚時鈺越發的不安。

 

面上還是平靜,他淡然問:“撞煞確實是可使人性情大變,不過使溫良之人變得殘暴嗜殺,與本王想問的並不相通。”

 

“或許相通也未可知。”

 

湯藏將壺中舊茶清出,一邊放入新茶葉,一邊老神在在說:“殺意是人最濃烈的意志,橫死之人又往往飲恨而終,所以屍骸遺留的執念多為殘暴之念,因此最常見的撞煞,就是變得兇狠易怒。”

 

“但撞煞,只是因亡靈而改變性情的統稱,也有不同的情況。例如十幾年前,京城周邊有一名寺,長公主便裝外出時遇大雨,借那寺廟避雨,發現有和尚偷窺其更衣,長公主大怒,緝拿了整個寺廟的和尚。”

 

“才發現那寺廟有幾個僧人都形跡淫邪,原本該六根清淨的和尚,卻比常人還好色貪慾,遭嚴刑拷打之後,見到女子依然還目露淫光。”

 

“殿下可知道其中緣由?”湯藏互動問。

 

褚時鈺哼了一聲說:“那等陳年小事,本王未曾得知,皇姑姑被冒犯一事也不該大肆宣揚。”

 

“自然是不會大肆傳播,只是與殿下舉個例子罷了。”湯藏連忙給對面續上茶水。

 

“後來那幾個僧人被亂棍打死了,事情也該了結,只是後來寺中自查六根不淨的僧侶,一小僧自述前些日心緒難寧,總有凡念滋生,只是小僧未曾放任自流,其他僧人也知道他自行禁足於禪房,日夜唸經禮佛。”

 

“也就是說,意志堅定之輩,遇到這些鬼神之事,是可以抵抗的?”褚時鈺突然發問。

 

“那是自然!亡者有執念,生者難道就沒有意志嗎?!明心見性便能勘破妄念,只需堅守本心,亡靈的無根之念終會被消解。”

 

湯藏又自行回到前面的話題:“後來寺廟尋其原因,發現那幾個有淫念的僧人與小僧原是同食同飲,而有段時間,他們在寺廟邊發現了野蘑菇,採摘回寺廟自行烹飪。”

 

“寺廟裡的高僧去往那處菇叢,讓眾僧挖掘,在那下方挖出了一具腐壞不堪,但不著寸縷的屍骨。”

 

“後來細細尋找來源,才知道那是具淫賊屍骸,死時正在姦汙女子,那女子是位貞潔烈婦,趁其不備以燭臺砸其後腦,一擊斃命,那淫賊死時估計還滿心淫慾。”

 

內心一片沉重,褚時鈺吐出一口濁氣,輕聲問:“這也是撞煞?”

 

“這也是撞煞。”湯藏細細看著端王的神色。

 

“但,淫慾也是惡念…本王性情雖變,可並非惡念。”

 

褚時鈺的腦中不斷否認著那個可能,他自認對柳如思的愛,不會比秦烈差!不應該是這樣!

 

“殿下,忠言逆耳,可微臣是大夏之臣,安享大夏的繁榮昌盛,有些話不吐不快。”

 

湯藏正襟危坐,肅然正色道:“鍾情於女子不是惡念,古往今來也多得是讚頌深情的詩歌!但誰都可以兒女情長,唯獨君王不行!”

 

“而如今,表看朝中派系林立,事實上靜默不言的股肱之臣才是大多數!心繫大夏江山社稷,自然希望未來的君王雄才大略!當今聖上的子嗣中,最具才能的莫過於殿下!”

 

“目前殿下雖然有痴迷情愛之舉,但殿下才智未失,除那柳夫人之外的事都還一如既往,是以眾臣,包括微臣都還只是疑惑、擔憂。”

 

“可殿下若是放任自流,自此耽於情愛,恐怕…會使不少人痛心疾首啊!”

 

“本王如何,不需他人言語。”

 

瑞鳳眼中滿是冷冽之色,但他又轉言冷聲道:“監正還是說說,本王與這撞煞有何相干?”

 

到底情起於何處,褚時鈺也想理清…情之一事最需乾淨分明!就算同樣是縱火,他也不希望是對手添的柴!

 

見端王不排斥追根溯源,湯藏便安心了些,最怕的是自欺欺人‘諱疾忌醫’,慎重恭敬問:“殿下可曾與那柳夫人的亡夫,有所接觸?”

 

心像是一下沉於寒潭,他就是重傷倒在秦烈的墳邊,才被柳如思發現的…可還是,不甘心是這樣。

 

面色如常,他平靜問:“監正此前有聽聞,因亡靈而痴情於人的事例?”

 

“未曾…只是微臣私以為,比起聞所未聞的蠱,撞煞更為合理。是以,想先從這方面,為殿下分憂。”湯藏言辭懇切。

 

“既然未曾聽聞事例,撞煞而痴情,不也是聞所未聞嗎?何以就否認中蠱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