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1048章 從實物稅到貨幣稅轉變

 這就說到了根源上。

 折色是個好法子,但銀少物多,則

傷民!

 詹子平又繼續道:“陛下發行寶鈔,想必是為此準備,可寶鈔不可能完全代替銀兩,更無法代替銅錢。”

 “且老百姓平素用到的多為碎銀銅錢,寶鈔並不能滿足。”

 這個人膽子大!

 他不但反對全銀法,現在連帶著更是連陛下發行的寶鈔都抨擊了。

 但這位翰林院侍講的話還沒有說完。

 “臣在寶鈔發行之後遍走坊間,以上京為例,在寶鈔發行之後,物價明顯較之前有所降低,實際上,並不是物價降低了,而是銀兩的價值有所下降,銀貴銀賤都能影響到物價……若浮動巨大,則是會破壞民生。”

 關寧神色微動。

 這是個人才啊,竟然還專門做了調研。

 他也看到了一些別人看不到的問題。

 寶鈔發行以來,物價確實有所下降,這是因為流入到市面的錢多了。

 關寧從北夷帶回來大量黃金,以這些儲備金為基準,印發出大量的寶鈔。

 他說的沒錯。

 銀貴物賤,則會導致商貿停滯。

 銀賤物貴,就會導致糧價上漲,百姓苦不堪言。

 嚴格的來說,大寧這兩種情況都存在。

 貨幣短缺其實是古代普遍存在的問題,金銀銅鐵本就是稀缺之物,這也是它們能成為貨幣的主要原因。

 關寧發行寶鈔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大寧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貨幣政策,這也是他做這些的原因。

 詹子平說的問題確實存在,寶鈔的用途實際上是針對商貿,如大額交易,跨區域通商等情況,對老百姓而言並不能滿足需求。

 關寧自然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

 他眼神示意成敬。

 成敬離開,不一會就端著一個托盤出來。

 “詹子平諫言無錯,因而朕為平民百姓也鑄了新幣。”

 關寧邊說著,邊走了過去。

 ps:寫的很慢,要查很多資料,總不能胡寫一通,大家點點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