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亮以後

 李培恩此刻身處錦衣衛百戶所,聽到傳遞消息的錦衣衛回報,不禁輕笑,對身邊的方澤說:“劉驥說他知道了,不知是真懂還是裝懂。” 

 方澤聽完,疑惑地問:“二叔,他不過是個平日被架空的同知,我們已有足夠的證據。” 

 “他若敢不聽指揮,直接抓起來不就得了?何必跟他繞圈子呢?” 

 李培恩瞪了方澤一眼,沒心情向這個頑固腦袋解釋。經過今晚半宿的抓捕和審訊。 

 方澤目前握有的證據足以讓沈周及常州府內所有參與常平倉貪墨的大小官員難逃法網。因此,此刻他的話語未免有些衝動。然而,作為一位來自後世、吸取了先進知識的穿越者,李培恩深諳團結合作的關鍵,以及如何辨別敵友。他清楚,只要這些人對他的目標構不成威脅,並且不抵制他為實現目標所採取的策略,他們都可能成為他的盟友。更不用說像劉驥這樣的人了。作為一個年輕有為的進士,長期遭受沈周排擠的大明中層官員,李培恩自信有能力將他拉攏至自己的陣營,至少也能讓他服從自己的指揮,而非製造麻煩。混亂的夜晚轉瞬即逝,隨著幾聲雞啼,儘管太陽仍藏在雲層之後,臘月冬日的灰暗天空漸漸明朗。龔午和廖推官,整夜未眠地在府衙中度過,此刻走出衙門,面對空蕩蕩的街道,一時語塞。兩人默默無言,在親兵的協助下騎上馬背,開始巡邏。昨晚,代理府務的同知劉驥將城內的安全交由他們二人負責,但他們卻都不約而同地在府衙堅守了一整夜,直至清晨曙光初現,得知難民已全部撤離城內,這才緩緩步出府衙大門。沿著府衙所在的街道巡邏,除了偶爾可見的糧倉破損大門,整條街上幾乎看不到任何搶劫的痕跡,這令他們感到非常奇怪。近年來,大明各地頻發自然災害,難民騷亂劫掠城鎮的事件並非首次。儘管像常州府這樣的高牆之城未曾遭受過如此劫難,但過去已有不少城牆破損或無城牆的小縣被難民洗劫。據朝廷邸報記載,那些被洗劫的縣城無不遭遇悲慘的境況,盜竊、縱火、掠奪無所不包,更有甚者,洗劫後放火燒城,將縣城化為廢墟。而如今常州府街頭的情景,若非那些敞開的糧倉大門,龔午二人絕不會相信這裡曾遭難民侵襲。他們環顧四周,交換眼神後,龔午清了清喉嚨說:“昨晚難民湧入城內作亂,雖然本官麾下人力物力有限,但幸虧全城官兵吏員竭力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