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雙贏之策

 出兵,有可能造成無辜百姓的傷亡; 

 不出兵,又怕難民何時會再起波瀾。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李培恩說他有解決辦法, 

 王承恩自然欣喜若狂。 

 李培恩清了清喉嚨,說道: 

 “王公公,此事得從海上貿易談起。您對海上貿易有多少了解呢?” 

 “海上貿易?”王承恩皺眉反問,不明白難民怎麼會和海上貿易扯上關係。 

 李培恩肯定地回答:“沒錯,就是海上貿易。” 

 此刻,王承恩不再顧忌,直接向李培恩伸出手, 

 “在下久居京師,對海上貿易略有耳聞,卻知之甚少。今日,還請李安撫使為在下講解一番。” 

 “不敢,不敢。”李培恩謙遜兩句後,開始向王承恩講述關於海上貿易的故事。 

 事實上,後人多知明朝實行海禁, 

 然而從隆慶年間直至如今的天啟七年, 

 在這數十年間,大明的海洋禁令已被廢除。 

 當前的海上交易一片繁榮,眾多明朝人民投身其中,換取了大量的白銀。 

 然而,與此同時,海盜橫行,大明沿海幾乎每個角落都有他們的蹤跡,肆無忌憚地掠奪。 

 就是在這樣動盪的環境中。 

 李培恩向崇禎皇帝上奏,計劃設立大明海貿署,以官方主導的貿易逐步整治這混亂不堪的海上交易及猖獗的海盜活動。 

 他的第一步計劃, 

 就是在崇州島建立一座海貿中心。 

 既然要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就需要人力。 

 眼下,常州府的鄉紳們不願災民聚居於城外。 

 假如這些鄉紳願意提供一些財物援助, 

 李培恩自然樂意把這些災民遷移到崇州島上,為他的建設出力! 

 實際上,這對李培恩來說是個雙贏的策略。 

 只是他不會直接坦白。 

 因此,在大致向王承恩描繪了當前大明海貿的狀況後, 

 李培恩面帶困擾地向二人分析了遷移災民至崇州島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