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營地

 直到黃昏降臨,李培恩的五艘巨輪滿載糧食和難民,悄然抵達松江縣外的港口。目睹整齊排列的船隻逐一靠岸,松江的居民和戍衛不由得一陣緊張。畢竟,這裡早已不再是繁忙的海運樞紐。尋常即便有海船造訪,也是稀稀落落的幾艘。如此浩大的船隊,不禁讓人揣測是否海盜再度肆虐。所幸,李培恩早與縣令李巖通了氣,因此縣城內秩序井然,並未出現騷動。由於天色已晚,加之古代夜晚照明不佳,不少因長期營養不良患上夜盲症的難民,使得李培恩只能推遲至次日清晨處理卸貨事宜。 

 次日破曉,難民們用過早餐後,李培恩指示方廣組織他們下船。下船的人群在碼頭被分成兩撥,一撥負責將糧食搬運到倉庫,另一撥則由李培恩帶領,與匠人們一同前往鄰近的漁村,儘快在那裡建立營地,以便接納更多難民參與物資採集。任務分配完畢,李培恩讓方廣率領半數士兵,由預先安排的錦衣衛引導,攜帶李巖籌集的工具先行前往漁村。另一半士兵則留守碼頭,與陳暉的錦衣衛共同守護糧倉。這些糧食不僅是李培恩手中至關重要的資源,也是數萬難民生存的關鍵,不容有任何閃失。因此,李培恩決定留在碼頭,等待所有糧食入庫後再前往漁村與方廣會合。方廣作為將領,擅長營地建設,畢竟他在兵書中學習過如何構築大型軍營。 

 接下來的數日,李培恩駐守在碼頭附近。待所有糧食入庫後,他又把陳暉拉到一邊,反覆叮囑其在松江縣留守期間,不僅要保護好糧食,還要妥善管理那些留在官坊鍊鐵、打造鐵器的工匠。隨後,他帶領卸貨完畢的難民向漁村進發。雖然前幾天騎馬只需兩個時辰就能到達漁村,但這次帶領龐大的隊伍前行,他才深刻體會到古代將領的不易,僅是如何調度這麼多人行走就是一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