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營地

 行進的節奏、步伐的快慢、休憩的間隔,其中蘊含的策略深不可測。幸運的是,李培恩此行還帶了十幾個士兵同行。 

 儘管他們不如方廣那樣對此瞭如指掌, 

 但他們都在方廣的指導下久經沙場。 

 因此,這些原則在他們心中都有所認知。 

 即使有他們的協助,李培恩帶領的這批難民 

 也從黎明走到黃昏,才勉強走完了不足二十里的路程。 

 與方廣的效率相比,差距明顯。 

 然而,讓李培恩稍感安慰的是,儘管方廣僅提前出發三天, 

 但這裡的大營地已經大致構架起來。 

 望著方廣的高效,李培恩甚至考慮是否該研讀兵書。 

 畢竟,這個時代與後世不同,軍隊作為最有組織的群體, 

 兵書中的軍事管理之道,實則等同於當今最佳的管理學教科書。 

 然而,思考過後,李培恩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雖然他已完全融合了這具身體原有的記憶, 

 但說到底,這具身體原主人只是一個未曾受過正規教育的小太監。 

 僅有的文化知識,也就是初入皇宮時在太監學堂學到的一點皮毛。 

 識字倒是不成問題, 

 但如果要他去閱讀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文獻, 

 恐怕他會感到無從下手。 

 安置好難民後,李培恩才有空閒,與方廣一同參觀營地。 

 儘管夜幕漸降,營地裡的難民和士兵們點燃了幾個大型篝火, 

 這讓李培恩有種置身戰場的錯覺。 

 與方廣繞營一週後, 

 李培恩問道:“營地我看過了,搭建得很出色。目前還有什麼困難嗎?說出來,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方廣此刻負責這麼多人的生計,必然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