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尼 作品

第99章 不同的視角

 說到亮點,李培恩認為,還有什麼比瓷器更能成為焦點的呢? 

 此時的瓷器工藝已相當精湛。 

 因此,超越瓷器的便是玻璃。 

 “如果我能製造出透明的大型玻璃,那將與眾不同,國內外都將熱銷!” 

 這將推動經濟發展,使國家繁榮昌盛。 

 然而,現在李培恩只能想想而已。 

 “道路漫長,哪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還需步步為營。” 

 縣城的生意還沒穩固,就開始考慮對外和全國的經濟,為時尚早。 

 “但有些計劃可以著手實施了,製造玻璃,實驗和時間不可或缺。” 

 李培恩坐在椅上,開始回想製作玻璃的主要原料。 

 片刻後,一張嶄新的紙上已落下數行字跡。 

 "石英砂、石灰...還有什麼呢?" 

 沉思片刻,李培恩猛然拍掌:"對了,還需純鹼!" 

 制玻璃並非易事,但也非難事。 

 首先,需達到一千五至六百度的熾熱,比鑄造鐵器的溫度更高一層。 

 溫度必須恆定,其次便是技藝。 

 "玻璃在國內的起源應追溯至清代,距今遙遠,故國內無此技藝,一切需從頭探索。" 

 玻璃...琉璃... 

 李培恩思索著,擅長琉璃製品之人或許能提供些許幫助,值得召集一試,引領人們製造玻璃。 

 要迅速尋得大量工匠並不簡單,最直接也最便捷的方法,仍是讓普通人學習。 

 "還有個難題,即保密性。" 

 玻璃在大明朝尚屬未知,一旦現世,必引世人矚目。因此,即使在初期製作階段,也不能洩露於外人。 

 這確實是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