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第107章 合開保險公司吧,戚總兵

  張府,是配得起秦良玉的兒子的。鄭海珠發自內心地,為馬祥麟結到這樣一門親事,而高興。

  戚金面上片刻前的淒涼之色,也漸漸消散。

  老人忽地轉過來,竟是向鄭海珠作了一揖:“丫頭,是以老夫今日定要在此道謝,你送來的一千兩銀子,解了老夫的燃眉之急,能撐這支騎兵大半年的開銷。”

  鄭海珠忙躬身還禮,又言帶三分自愧、七分篤誠道:“戚總兵,張侍郎出力,馬將軍出人,我能出錢,戚總兵賞光收下,我當真不知多麼願意。我只恨自己剛開始張羅買賣,出得還太少。”

  戚金望向操練拼搏、號音震天的練兵場,嘆氣道:“丫頭,我相信,你是老天難得賞給這世道的大好人,我也相信,朝廷看上的你那位老鄉,不會是倭寇。但也請你體諒體諒,我這個戚家人最後的一點顏面。我們戚家軍,我領的這些浙兵,將來若有機會和顏頭領並肩作戰,定會全力以赴、精誠合作。可是眼下,我不想與海上來人結交,更不想再拿海上來的銀子。”

  鄭海珠聞言,都要哭了。

  並非因為幫顏思齊拉朋友圈失敗,而覺得沮喪。

  恰是感慨、唏噓於這位大明老將軍倔強的自尊感。

  多少進士出身、滿嘴仁義道德的文官們,“今日李府拜乾孃,明日干爹便姓張”的例子,還少麼?

  而這些讀書人看不起的武將們,卻往往在堅守他們的信念底線上,祭出兩個字:不退。

  鄭海珠絲毫不認為,戚金對於顏思齊這個海上梟雄的排斥態度,是迂腐倨傲的表現。

  越是這樣有原則的人,越是能成為放心的合作伙伴。

  鄭海珠於是慎重道:“戚總兵,晚輩明白了。晚輩不再提帶我顏大哥來拜會之事,但另有一個念頭,想與老爺子和吳公子說說。”

  “丫頭你說。”

  “你們何不自己做一門新買賣?鎮江北上臨清,南下松江,漕運繁忙,水路興盛,不做航運保險,太可惜了。”

  ……

  總兵府中,鄭海珠鋪開一張紙,寫了幾個詞:貨主,承運人,保險社,保費,出險,理賠,追責。

  “正好咱們三人,我來舉例,”鄭海珠擱下毛筆道:“戚總兵是貨主,把一票貨,比如是茶葉,讓吳公子這個船老大駕船,從鎮江運到松江。不料,還沒到松江,啪,船沉了,五百兩銀子的茶葉全部完蛋。好在,戚總兵運貨前,在我鄭海珠的保險商社裡,花五兩銀子的保費,買了一份貨物保險。現在貨果然出險了,我鄭海珠要賠戚總兵五百兩銀子。”

  戚金捋著花白鬍須,瞪著眼睛聽完,納悶道:“這……我給了你五兩,你賠我五百兩,你虧了四百九十五兩,憑啥?”

  年輕的吳邦德,腦子卻很靈光,已然隱約摸到一些門道,未免興奮,搶著答道:“義父,運河上,長江上,不只你一條船,哪有每條船都走背字、會翻船的。所以,如果很多很多船,都去問鄭姑娘花五兩銀子買保險,只要數量夠大,就算其中沉沒幾條,鄭姑娘也還是賺的。而貨主想的是,反正保費才幾兩銀子,但萬一船沉了,幾百兩不會泡湯。”

  鄭海珠合掌道:“正是此理。吳公子說的,就是保險這門行當的大數法則和射幸原則。簡單講,就是很多很多人,來分擔一個風險。這個風險或許發生在你頭上,或許發生在我頭上,不知道,看誰運氣誰倒黴。但若提前買了保險,倒黴蛋也能挽回損失。”

  戚金一拍大腿,笑道:“姑娘這麼講,老夫就曉得了。老夫訓兵時,說的就是,打仗時,你們往前衝,不一定死,但往後退,軍令官一定會讓你們死。即使你們在衝陣時死了,老夫也會給你們的老孃、媳婦、娃娃發一筆撫卹金,所以,放心地衝去,有人給你們託底。”

  鄭海珠點頭笑道:“老爺子通透,這個航運保險,就是給貨主們託底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