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上)

  ….馬祥麟道:“我母親上月回重慶府前,說朝廷讓她再招募六千,三千駐紮山海關,三千靠近喜峰口。”

  劉時敏想了想道:“小一萬人了,貴妃那裡,眼饞吧?”

  馬祥麟“哧”了一聲:“娘要爭氣,兒卻洩力,福王好像在洛陽快活得緊,都快忘了貴妃給他定下的宏圖偉業了,我就算真是他們的人,給他們一萬援軍,正主不肯進京,也沒用哪。”

  劉時敏用指尖輕輕撣去西瓜上的籽:“要不怎麼說,惡有惡報,老四造下那般業障,子孫便這樣一代不如一代。”

  馬祥麟盯著劉時敏:“如果到時候,太子登基時,福王沒有動靜,你們作何打算?”

  劉公公抿了抿嘴:“祥麟,不是‘你們’,是‘咱們’,咱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英雄好漢。你這次在撫順,幹得漂亮,幹來了軍功,才能讓朝廷更信任你們川軍,更願意調你們來北邊。但你得明白,你不是在為龍椅上那個建功立業。正是今天坐在龍椅上的那個,讓你沒了父親!天道好輪迴,咱們,就讓他的兒子,也別想再有江山。”

  馬祥麟直視著劉時敏眼中突然變得熾烈起來的神光,須臾仍帶著澹然的口吻道:“行,咱們。劉公公,若沒有兄弟鬩牆的情形,咱們作何打算?”

  劉時敏的目光也迴歸平寧:“那就你在北邊練兵,主上在南邊練兵,也要不了幾年,咱們就幹。三百年都等了,難道三四年等不得?”

  馬祥麟轉向京城方向,緩緩道:“公公,城門好打,紫禁城好破,但那龍椅,不是這麼好坐上去的。大明的文官們,頭一個就不答應,比如我岳父。”

  劉時敏冷笑後,聲沉如鐵:“建奴來打撫順的時候,問過大明的文官答不答應了麼?三百年前那個燕王去打應天府的時候,問過裡頭的文官答不答應了麼?這個世道,從來都是銀子和拳頭在說話。”

  ……

  “顏大哥你看,我說吧,這個世道,並不是只有銀子和拳頭,還有情份。否則,你當年在平戶的那些兄弟,為何肯紛紛離開東瀛,仍是千里迢迢來投奔於你。”

  臺南,面向鹿耳水道的港口邊,鄭海珠望著眼前的十幾艘戰船,對顏思齊道。

  撫順之戰彷彿還在昨天,但時隔半年後的現在,安排好兗州和松江事務的鄭海珠,已經馬不停蹄地來到臺灣,見到了顏思齊。

  她是來恭賀顏思齊被朝廷封為“臺灣宣撫使”的,也是來和這位老大哥,好好談談如何發揮濠明商社的陸上樞紐作用的,更想在某些方面,給大哥提個醒。

  .

  空谷流韻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