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184章 智囊團


                 槐月初的廈門,東南風輕柔舒緩,臨近申末時分的陽光也不再熾烈,斜斜地照入室內,在青磚地上留下一片金紅色的格子。

  鄭海珠和許心素,隨著張燕客,走入水師總兵俞諮皋官署後的花廳時,見到上首端坐著一位紅袍中年文官,胸前補子上一隻孔雀。

  想必就是新任福建巡撫商周祚了。

  廳中陪坐的,除了俞諮皋這位武將外,再無旁人。

  許心素和鄭海珠都是白身草民,毫無猶豫地屈膝便跪。

  許心素磕頭後抬身,垂眸盯著青磚地面,暗暗歡喜。

  俞諮皋手下諸位參將都不在,漳泉廈金一帶的大小文官更是一個也沒見著。

  屋中的人越少,越說明商周祚要問的是關鍵事宜,怕地方文官在場,會令俞諮皋瞻前顧後不好坦率陳情。

  也越說明能夠進來議事的人,頗受上官青眼。

  當然,許心素洋洋自得的同時,更意識到,身為婦人的鄭海珠能和自己一樣成為議事者,顯然也被俞諮皋和那張燕客鋪墊了不少譽美之辭,並且被商周祚留了心。

  這位二品巡撫大員,連飲茶晾人的架子都沒擺,揮揮手道:“起來坐吧,你兩個雖非官非吏,非將非兵,這次也是出了大力的。尤其是鄭姑娘,王軍門四月上奏朝廷的塘報裡,有你的名字。”

  鄭海珠忙又福禮,許心素衝她拱拱手,表示祝賀。

  這祝賀出於利益相關的真摯。許心素深知自己的身份淵源,怎好揚名於朝堂,故而巴望著鄭海珠能得官方的嘉許,將來自己問她買火炮和重型火槍,或者子侄輩之間往來結交,都妥當無虞。

  商周祚將袍袖搭在椅子把手上,微微前傾身體,盯著許、鄭二人道:“你們一個是精通海販之人,一個是俞總兵的幕賓,莫有顧慮,且與本官講講,這紅夷人在此番慘敗之前,究竟為何千方百計地要佔據澎湖嶼。即便其與廣東和呂宋的弗朗基人乃宿敵,無法前往貿易,我大明的月港,不是有海商與其交易麼?”

  許心素看看鄭海珠,鄭海珠瞭然,率先開口道:“軍門老爺,紅夷人如今在海上的武力,尤勝弗朗基人,野心便也如柴火高竄。他們認為,南洋的胡椒香料、天竺的土布、倭國的白銀、我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乃東洋與南洋的富庶之根,他們的東印度艦隊,若能將這四宗買賣控於股掌之間,便可空手套白狼,不必從歐羅巴運來銀幣,就能一本萬利地載回東洋至南洋的豐富貨品。所以,他們很快就不願老老實實地前往月港交易,而要在東洋與南洋之間佔據一處要衝,既是自己的水師據點,更是集中各國商船進行銀貨轉手的樞機之地。這個地方,就是澎湖,或者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