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184章 智囊團

  商周祚冷笑一聲:“唔,如今,這兩處,他們都莫想染指了。”

  又轉回平易近人的口吻,繼續問道:“紅夷人手裡,確實有銀子?”

  鄭海珠很肯定地點頭:“有。軍門老爺,大明東去數萬裡,海疆那頭,弗朗基人在一片叫作南北阿墨里加的大陸,開礦挖銀。呂宋的弗朗基人就是以那裡挖出的銀子,在東洋南洋買貨。這些銀子也會運到歐羅巴,在歐羅巴換貨。所以,紅夷人作為歐羅巴的一國,肯定能弄到白銀。我們大明缺銀子,為何不用絲綢和瓷器與他們交易呢?無非,我們要給這些夷人立我們大明的規矩,要麼來月港,要麼去臺灣,在我大明兩地官兵的虎視之下,進港出港,銀貨兩訖;貨稅餉稅,照實納來;倘使再有犯邊擾民、劫奪商船人丁之惡行,便不會再如此番一般先行曉諭警告,直接斬殺。”

  “叮”地一聲,坐在鄭海珠身邊的張燕客,手中茶盞傾側,碰到蓋子,晃出茶水來。

  商周祚斜瞥了一眼這個世交之家的晚輩。

  張燕客惶惶中帶著訕訕告罪:“屬下失禮,聽得出神了些。”

  心裡著實感慨,當初在松江看這小婦人弄火器,還估摸著她的什麼強軍抗賊的講法,就是用來騙銀子、玩玩新鮮,沒想到她是來真的,且區區幾年,一個草民,已能向巡撫獻言剿夷制夷之策了。

  上座的商周祚,則心思飛轉。

  此番突然被調來福建做巡撫,同為浙江籍的首輔方從哲提點過他,王安公公手下的親信劉時敏也拜訪過他。毫無懸念的,二人給他的暗示,截然相反。

  方從哲主張,紅夷人的商船,不許再出現在大明海疆。

  劉時敏的意思,也很直接,萬歲爺還是要銀子的,多多益善。

  商周祚傾向於劉時敏。

  不僅因為他也曉得大明如今多麼缺錢,還因為,方從哲因有庇護鄭貴妃的嫌疑,被清流們指摘,去歲還運作了同樣風評不佳的同鄉姚宗文去巡按松江府,更為朝堂側目。

  都是浙江人又如何,商周祚這個紹興人,心思精明,自問風骨也頗有幾分,最討厭被歸入“浙黨”,他才不想給方從哲作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