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233章 戚畹廢莊(上)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京杭大運河的最北端,通州。

  離帝國的都城最近的碼頭,主要給南方過來的漕運糧船、運兵船停泊。

  普通的客船與商船,都須在幾十裡外的張家灣碼頭下客下貨,人與貨再通過車馬拉進北京城。

  董其昌與鄭海珠所僱的船,因為有朝廷的勘合,來頭大,便享有了漕船的特權,直接駛到通州燃燈塔附近停靠,令眾人可以少受五十里的塵土與顛簸。

  下船時正值晌午,大家安眠一夜,精神不錯。

  董其昌主動問道:“鄭姑娘,這通州的燃燈塔,與杭州六和塔、揚州文峰塔、臨清舍利塔,合稱運河四塔,鄭姑娘要不要去看看?”

  鄭海珠知道董其昌篤信佛教,去了必要捐不老少錢,買個風鈴掛在塔上。

  她若同去,作為晚輩,不助興湊捐,不大禮貌。但以她這樣哪家神仙都不拜、要愛只愛凡間英賢與蒼生的性子,可捨不得把養兵養農的白花花銀子,換個破銅鈴,吊在塔尖上聽個響兒。

  更捨不得浪費時辰在看廟上,此地離後世的天安門一帶起碼五十里,進城後再出來,麻煩死了。不如趁這個機會,瞭解一下京城外圍的民情氣象。

  鄭海珠遂推辭道:“董公與庭少爺去禮佛吧,我往周遭瞧瞧,那田間的水車,瞅著勁大,咱去學學。”

  董其昌的孫子董庭心細,早打聽過北方鬧流民厲害,他又對當年青皮流氓圍困董宅記憶猶新,忙道:“我分個家丁出來,護著鄭夫人。”

  鄭海珠衝他點頭致謝:“多承庭少爺關切,李大牛身手不錯,花二也在崇明學了點功夫,有他兩個跟著,我們也不去古怪之處,不打緊。一個時辰後,還是此處會合。”

  鄭海珠經歷了被女真人綁架之事後,不敢過於託大,此回進京,將李大牛帶著做保鏢,同時也是讓他實地走走看看,在北京設兩個點,一是以她安遠夫人的身份出面,定個小宅院,類似鄭家駐京辦事機構,二是尋處商鋪,作為濠明商社在京城的收放貨機構,暗中則是情報站,乃兗州情報總站的往北延伸。

  一同跟來北京的,還有遼民少女花二。花二本來,隨著宋應星出差,從崇明到兗州煤礦琢磨製造抽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