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7章 玄德公,你不能逮著一個謀士薅啊


                 隨著潮水峰值已過,諸葛瑾忙讓人下了流刺網,還叮囑了幾句技術細節:

  比如,這次要撈的是退潮魚,所以裂竹形成的扎魚倒刺,要朝向北面,也是邗溝上游的方向。

  劉備孫乾在旁看熱鬧,眾人忙活了整整一個時辰,才把網都佈置好。一些浮筒不穩的,還要重新撈起來加碼配重,確保不會沖走。

  做完這些,天色已經黑了。但諸葛瑾並不急著收網,還吩咐人在岸邊點起火把照明。

  劉備有些不耐煩,忍不住問:“平時也要這樣等著?”

  “那倒不用,現在不是實驗麼,要隨時應對意外,及時調整。以後磨合好了,就每天漲退潮下兩次網即可。”

  諸葛瑾一邊解釋,一邊看著水手、護衛們操作。

  結果有幾個水手偷懶誤操作,他立刻訓斥整改:“說過多少次了!撈漲潮魚要在上游點火把,撈退潮魚要在下游點火把!你們在這兒點什麼火?”

  被訓斥的水手們頗為慚愧,連忙告罪:“我等見先生與主公站立於此,想幫著照亮……”

  劉備連忙擺手,示意:“不必如此,既然先生有交代,就一切聽先生的。我們去下游一些的地方觀望吧。”

  劉備要求無條件完全執行諸葛瑾的吩咐,火把不能挪,那就人過去好了。

  看劉備居然不問理由,諸葛瑾反而有些失落,剛才他其實已經準備好解釋科學原理了。

  一行人往下游走了百十步,還是諸葛瑾先沒沉住氣,主動反問:“將軍就不好奇,我為什麼不讓在上游岸邊設火把?”

  劉備:“先生所慮,必然有道理,我輩不懂,那就全聽先生的,肯定不會錯。先生若覺得這道理淺顯,我等外行也聽得懂,先生自然會說。”

  諸葛瑾不由被逗樂了,嘆道:“佩服,佩服,將軍君子不器,用人不疑,過於魏文侯矣。其實,黑夜之中,魚也有趨光性,和飛蛾撲火類似。把火把點在設網處偏下游,也好引誘更多魚從此洄游。”

  ……

  大家閒談科普、吹牛打屁之間,終於等到深夜潮水相對低谷的位置。

  諸葛瑾看竹罾上的空竹浮筒都快立不住了,便吩咐起網。

  一種水手、漁夫在劉備孫乾期待的目光中,把兜著無數大小魚鮮的竹罾一張張弄上岸,過程很是小心,唯恐弄掉了魚。

  對於個別收穫特別多的,整網拉不動,水手們還得跳下水,把掛在竹刺上的大魚先取下來,丟進魚護。

  劉備看著這個收穫的數量,表情從凝重變為欣慰,最後轉為驚詫。

  “竟能得這麼多?而且還多是海鱸魚!連松江鱸都有?”

  劉備和孫乾都是識貨的,僅僅翻看了前幾網的收穫,就發現海鱸魚的比例非常高。

  《三國演義》原文裡就有一個“左慈擲杯戲曹操”的橋段,說曹操想吃松江鱸魚,讓左慈變出來。然後曹操又說這是普通鱸魚、是左慈提前藏的障眼法。

  最後左慈以“世人皆知,天下鱸皆二鰓,唯松江鱸四鰓”反駁,而他變出來的魚果然是四鰓,以證明其幻術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