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69章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經此一戰,諸葛瑾部的總兵力,又增加了三千多人,算上此前彭澤縣戰役的一千二百人、再扣除戰損,病員。總兵力達到了七八千之多——

  所以十天之內,他的部隊膨脹了超過一倍。是需要好好消化一下戰果,收編整頓儘快形成戰鬥力,別讓這些俘虜拖了後腿。

  諸葛瑾便開口:“興霸,我暫時也沒權柄給你更多封賞,這樣吧,除了許給你的都尉之職外,再從戰俘中撥出一千二百人,從此便交由你統領,連帶你自己原本一路帶出來的人馬,扣除傷亡,湊出兩千戰兵。

  後續這幾天,一直到過完年,估計不會再主動出擊了。我們拿下柴桑,封死了彭蠡澤溝通長江的水道,便算是甕中捉鱉之勢已成,笮融沒機會走水路逃出豫章了,後續可以徐徐圖之。

  你們也抓緊這些時間回覆戰力,操練士卒。我也要儘快去與關校尉會合,請他協助主持大局,從長計議部署後續決戰。”

  甘寧原本喝得興起,聽說諸葛瑾答應補給他一千二百人,從此就算他的兵,心中頓時一喜。

  今晚之戰,那些戰俘也不都是他的部隊抓到的,相當一部分還是後來跟隨掩殺進城的陳到部所抓。

  諸葛瑾把一千二百人給他,陳到就分不到多少了。

  甘寧居然有些不好意思,又左右看了一下,才注意到陳到居然不在,然後訕笑著問:

  “這樣分配,叔至會不會不悅?”

  諸葛瑾:“術業有專攻嘛,伱擅攻,雷厲風行,叔至擅守,不動如山。他隨我來時,身負護衛之責,等閒不敢擅離,自然會錯過一些立功機會。

  不過我料此番餘波未平——我們破柴桑之前,只擊破過一次從海昏走水路而來的敵人援軍。但以笮融的眼光,他豈會看不出柴桑的重要性?他的救援會這樣善罷甘休?所以笮融肯定不是不救,而是不敢再走水路救,被你殺怕了!

  阿亮估算過敵人走陸路的行程,走得再慢,兩日之內也必到。如果翻山越嶺時不惜體力,還有一天多就到了。

  所以昨夜破城之後,剛才我讓叔至的兵馬稍稍休整,飽餐大餉,隨後就立刻開拔南下,去廬山谷道險要之處設伏。叔至所部人數本就比你多,這兩場攻城戰中也多是作為預備隊,沒你那麼辛苦,立刻轉戰下一場也絕無問題。

  這廬山伏擊戰,他若是能擊破大敵,屆時抓到多少俘虜,都任由我分配,興霸你也莫再伸手便是。”

  諸葛瑾說這番話時,語氣輕鬆,似是調笑。

  但任誰都知道,他開出的條件絕不是玩笑,答應了就不能討價還價了。

  甘寧也是傲氣之人,他素來希望上峰賞罰分明,該是他應得的功勞,一點都不想少。

  而袍澤友鄰部隊的戰利品,他也不會去眼紅。

  甘寧當下又猛灌下酒罈中的殘酒,傲然道:

  “以後這種話,問都不用問——再問就是不知我也。這‘廬山之戰’,會不會發生尚在兩可之間。就算發生了,我根本沒參戰,豈會厚顏要分享戰利?

  子瑜,阿亮,你們雖說神算,但把話說得這麼篤定,也未免託大了吧。幸得如今寒冬臘月,倒也不至於餵了蚊子。只是不知他們禦寒衣被帶得可夠,別沒殺到敵,自己凍傷百十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