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69章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興霸真是神勇,連下二城,每戰先登。憑此戰功,直接拔擢為都尉,也是綽綽有餘。來,我敬你。”

  隨著柴桑之戰結束,時間竟悄然已是次日的黎明。諸葛兄弟入城後,立刻控制了衙門和府庫,然後又吩咐人擺酒勞軍,犒賞士卒。

  酒宴之上,最受追捧的自然是再一次率領死士登城奪門的甘寧。

  如果說七天前的彭澤縣攻城戰,主要破城原因還是諸葛亮的勸降攻心。

  甘寧更多是臨門一腳,趁著敵人主動開門後,衝進去多搶幾個人頭。

  那麼今夜的柴桑之戰,甘寧就是實打實的攻堅主力了。

  諸葛兄弟百般用計瓦解敵人士氣、挑起敵人內鬥,雖然也極大削弱了抵抗,可畢竟笮家人還死死守著城門和城樓。

  “子瑜客氣了,某從戎多年,卻也屬近日最為暢快,來來來,一起痛飲便是。”甘寧被諸葛兄弟,還有剛剛來投降的陳橫輪著敬酒,自然也是意氣風發,酒到杯乾。

  喝過三巡之後,諸葛瑾叫來一些隨軍書佐、記功曹掾,瞭解最新的戰果統計。

  雖然戰鬥才結束不久,但大致的數字已經有了。

  那功曹一五一十彙報道:“陳司馬棄暗投明,帶來兩千餘丹陽郡兵,但實存僅一千七百餘,其餘多有傷亡、逃散。

  迫降本地民壯士卒九百餘人,零散抓獲、傷俘五百餘人。

  全軍累計斬首一千一百餘,重傷棄置四百餘人。剩餘僧兵多半逃散,趁夜色從西、北門或墜城而出,也有一兩千人。”

  諸葛瑾關心俘虜數量,也是擔心目前自己手頭籌碼不夠。

  只給甘寧許個都尉,似乎已不足籌勳連奪二城之功,何況其中還有柴桑這樣的軍事要地。

  所以,他得另外找點可以賞賜的東西——而現在一切草創,自己手頭人才不足,班底孱弱。新弄來的戰俘本就需要人指揮,不如就允許甘寧擴充自己的嫡系部隊。

  這種事情,以後就不能常做了,那樣會引起軍閥化。

  歷史上江東孫吳的很多將領,就形成了家族私兵。曹魏那邊,也有李典家族、臧霸家族那樣的私兵勢力。部隊都只聽族長的,根本不聽朝廷的直接調遣。

  諸葛瑾知道這樣做的危害,但現在實力太弱,如果不把俘虜分下去,承諾“只要你們把部隊調教好,這些人以後就算是你們的直屬部隊,不會被隨便調走”,

  那將領們還怎麼可能爆發出十二萬分的潛力、瘋狂賣力盡快把俘虜改造好呢?

  諸葛瑾雖然打下了兩座縣城,但要論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其實才完成了兩成的小目標。

  敵人還有八成的人數,扎堆在海昏和南昌。

  需要諸葛瑾儘快消化了這些俘虜,形成新的戰鬥力,才好和叔父、關羽聯手爭取最後的勝利。

  所以,諸葛瑾決定,在有限的時間窗口內,一視同仁地敞開這個口子,不僅對甘寧,也對陳到,甚至關羽,一視同仁。

  他數了一下報上來的情況,陳橫有一千七百多,這是主動投誠的將領,不能亂動,否則下次就沒人願意主動投誠了。

  剩下的俘虜,刨除掉傷勢不適合再當兵的,最多也就一千二三百可用。

  從全局來算,諸葛瑾剛來豫章時,只有陳到的兩千丹陽兵和三百騎,甘寧這邊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