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7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打笮融笮融會來打你


                 諸葛亮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學會了關羽花七八年才摸索出的激勵、治軍經驗。

  這看起來似乎匪夷所思,進步太快,實際卻合情合理。

  關羽當年是全靠天賦和實戰踩坑,也沒名師指點,最多打敗仗後回來看點兵書總結經驗,每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

  諸葛亮卻是實際帶兵之前,就已熟讀過很多兵書。

  加上這次的部隊構成,實在是非常適合進行掌握軍心的練手,麾下既有丹陽兵、錦帆兵,又有外地郡兵、本地郡兵。

  可以說,此時此刻,便是放眼整個大漢天下,也找不出第二處如此複雜的練兵環境了。

  絕倫逸群的名師,智力超卓的學生,恰好最適合發揮教學內容的課題,三者俱全,才塑造出諸葛亮的飛速進步。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隱性條件——那就是這一個月裡,諸葛瑾默默幫二弟把原本分配給他的內政活都包了。

  諸葛瑾也知道,自己沒有直接統兵治軍的才華,就算硬學強學,也未必能擠進當世一流。

  既然如此,反正需要他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一輩子都做不完,何不術業有專攻呢。

  短短一個月之內,諸葛瑾把柴桑、彭澤等地的民生、財政細務初步梳理得井井有條。

  那些技術上開點小掛的種田事宜,也安排得頗有章法。

  原本挖下的坑,也一個個按計劃填平。

  最後,甚至還順帶著又陸續勸降了四個偏遠的周邊縣城——主要是豫章郡東部、靠近丹陽郡的山區縣城。

  包括鄱陽縣、廣昌縣、樂安縣、上饒縣。

  不過,這些勸降工作,倒也談不上多少實質性收穫,因為上述四縣裡除了鄱陽縣以外,其他三縣多多少少有山越勢力盤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