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76章 堅壁清野還是速戰速決,這是一個問題


                 建安元年,正月三十,海昏縣。

  海昏守將笮達,一大早就派斥候沿著贛江搜索,命令屬下:一看到友軍援軍動向,便立刻彙報。

  直到午後,才終於得到消息:有數百艘戰船、民船,每艘運載或數十人,或近百人,沿著贛江浩浩蕩蕩而下,直入彭蠡澤。

  他連忙親自出城、至碼頭相迎。

  須臾,船隊在海昏碼頭暫時泊靠停息,一個滿臉橫肉,目光兇狠的壯碩大漢,步履矯健地下船,笮達連忙迎上去行禮:

  “大哥!我這邊的人馬已經整頓好了,按計劃,可是明日便要北上麼?便這樣主動反攻柴桑,是不是冒險了點?”

  這個橫肉壯漢,正是漢末第一佛賊笮融,一個三次弒主、毫無信義、流竄殘害多郡的兇頑魔頭。

  後世很多遊戲藝術作品上,喜歡把他畫成得道高僧的造型,但這完全是扯淡。漢朝根本不要求梯度,佛門的諸多戒律制度,更是要等後來梁朝梁武帝蕭衍加以規範,才逐步出現。

  笮融此賊,喝酒吃肉玩女人詐騙故主濫殺無辜一個不拉,當時有個屁的清規戒律。

  此時此刻,面對三弟的請示,他臉色鐵青,表情堅毅,咬著牙壓低了聲音憋出幾句話:

  “你私下這般問我,我不怪你,但在將士們面前,決不許說出這等動搖軍心的話!不管有沒有把握,我們唯有孤注一擲,死中求活了!

  之前我也想過,死守海昏、南昌,以逸待勞,誘敵來犯,然後依託堅城疲敵耗敵,最後再反擊破敵,可諸葛家人太刁鑽歹毒了。

  細作回報,皆言關羽、諸葛亮擅長籠絡軍心,蠱惑士卒,讓我豫章將士甘願為其所用。再等下去,為敵軍效命者越來越多,我軍戰力卻不會與時俱增,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吶。速戰速決,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笮達其實也隱約意識到了這個道理,但他只是覺得,哪怕敵軍訓練未成、人心未徹底歸附,但這點差距,也抵不過攻守城易勢帶來的額外難度。

  他便愁苦嘆息:“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從諸葛軍攻城我們守城,變成我們攻城諸葛軍守城,這其中的難易差距,又何止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