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90章 開戰理由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我居然也會被天子旨意直接提及……十七歲就能當上丹陽郡丞?不過大哥二十二都做到丹陽太守、平越中郎將了。果然亂世只要有兵有地盤,朝廷冊封已經近乎擺設……”

  跟著劉備回到廣陵府衙、聽完孫卲帶回的劉協旨意後,諸葛亮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如是胡思亂想著。

  雖然他還是保持禮數接完了旨、謝了恩,但少年人的三觀不免受到了相當程度的衝擊。

  好在劉備也在場,似乎很能體會他的內心,所以幫襯著圓了場子,還吩咐客曹即刻擺下接風宴席,為孫卲洗塵。

  酒席上,劉備才藉著一巡巡敬酒的機會,走到諸葛亮面前,一邊喝一邊低聲開導:

  “當今之世,少年得官者不勝枚舉,何況先生確有治國安邦之能,何必拘泥世俗之見?

  豈不見孫策前年以附逆作亂得勢,去年便指使偽吳郡太守朱治舉其二弟孫權孝廉,封為陽羨縣令,今年又升其為奉義校尉——孫權孺子能有何德何能?十五歲便為縣令,十六歲為校尉?

  我記得令兄也就比孫策年少一歲吧?先生應該比孫權年長一歲。以此比之,令兄二十一為校尉,先生十七為郡丞,實在是太應該了。如今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難道反而容不得真才實學、真心報國之士秉政?”

  諸葛亮原本還有些不安,被劉備這般對比開導,僅有的那點拘泥也徹底釋然。

  以他的智商,當然能想通這些道理,只是畢竟還太年少,沒有心理準備,才需要別人幫他心理建設一番。

  “孫權這等無名之輩,十六歲都當得校尉,我如何當不得郡丞?!多謝將軍指點!”諸葛亮鄭重拱手。記住網址

  提前十年出山的他,和劉備的關係似乎在變得越來越難以概括。

  雖然劉備依然有很多專業問題要請教他,但諸葛亮也有比平行時空多得多的人生經驗和心理建設問題,需要劉備點撥。

  ……

  拿到封官旨意後,諸葛亮當晚免不了再去了一趟宋府,把這個好消息也順帶告訴宋信和宋氏。

  “宋姨,我如今已是天子明詔冊封的丹陽郡丞,大哥則是丹陽太守、平越中郎將。記得父親在世時,也是泰山郡丞,我如今終於達到了父親當年的官職。”

  諸葛亮態度恭敬、語氣平穩地說出這一切。

  饒是宋氏知道兒子最近出息了,乍一聽這個消息時,還是有些不敢置信,呆滯了良久,才跟諸葛亮抱頭痛哭。

  “不是因為打下地盤自封的?也不是徵南將軍表的?是天子明詔?”痛哭許久,宋氏才想起確認,抹了抹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