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112章 三顧廣陵


                 魯肅徹底拜服於諸葛兄弟的見識後,很快就重新獲得了絕對的自由。

  他答應過周瑜,要把他的信送到孫策處,這個任務還是要完成的。做人不能不講信義嘛,諸葛瑾也樂於成人之美。

  另一邊,隨著時間進入七月份,諸葛亮在蕪湖也還有最後一點私事要處理。

  在出門去廣陵之前,諸葛瑾難得又給二弟放了好幾天假,讓他什麼公務都不用操心。

  因為黃承彥一家,也剛剛被甘寧從柴桑接到了蕪湖“遊歷”,黃家小娘當然也被帶來了。諸葛亮這幾天要招待客人,陪同黃承彥一家當“臨時導遊”,順便,也要完成他和黃家小娘的納彩手續。

  漢代禮法還是比較嚴謹的,從諸葛家這種身份,納彩到成親最好控制在半年左右,不能太久,否則有點僭越。

  諸葛瑾既然想好了讓二弟明年十八歲成親,現在已經七月份了,下半年了,剛好是個納彩的好時機。諸葛亮此番再去廣陵,不知道要在那兒待幾個月,可不能耽誤了。

  諸葛亮七月初定親旅遊假的時間,剛好夠魯肅去秣陵送信打個來回,兩不耽誤。

  ……

  七月初二,拜見諸葛瑾後第二天,魯肅就收拾好行裝,從蕪湖北上,一葉扁舟緩緩而行。

  聽了關羽的感慨,魯肅對於諸葛瑾的仗義程度,也有了更深更生動的瞭解,同時也更好奇當初劉備借兵幫諸葛家救叔父的始末。

  短短一天航行,便抵達了牛渚,還被周泰的江防巡邏船隊攔截檢查。魯肅拿出周瑜的信物封印,周泰也不認識,不敢細看,便分了一艘走舸,一路護送魯肅繼續北上。

  “孔明!二弟!豫章、丹陽近況,我已知曉了,平定祖郎,拿下蕪湖,擊退劉勳,可喜可賀啊!子龍和益德,在盱眙也多次擊退紀靈。

  另一邊,孫策看他答應得痛快,就先把魯肅晾在^_^信。看到後面,才注意到周瑜信中極力推薦魯肅有大才,見識不凡,還說自己舉薦魯肅,完全出於公心,並非為了報恩。

  魯肅原本還擔心過這個問題,怕諸葛瑾見他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就突然翻臉不要臉了,現在看來這純屬多餘擔心。

  船隊一路航行,因為是傍晚啟航,所以抵達牛渚時是半夜,長江非常寬闊,關羽儘量靠著北岸航行,沒有跟孫策水軍有任何交集。

  ……

  紀靈如今進兵逾月,已然疲敝,看來我軍徹底迫退袁術,已指日可待!我見前方防禦鞏固,才抽身回廣陵。”

  “在下自當為將軍轉達,促成公瑾早下決斷。”魯肅一一應允,同時也順便觀察了一下孫策。

  “子敬先生是吧?來來來,備讀書少,雖忝居高位,每覺力不從心,先生必有教我。不過今日舟車勞頓,且請先好生歇息,備已吩咐備下酒宴。”

  孫策連忙又換了個禮賢下士的表情,多關心了魯肅幾句,還問起他族人家眷可曾安頓好。

  當然了,前面也說了,這種“和睦”是有保質期限的,一年以後就不知道了。

  魯肅只以“族人中多老弱,不堪顛簸,故而緩行,尚未抵達丹陽。自己身負使命,日夜疾行,因此先到”應對。

  不過魯肅如今心中已另有盤算,倒是不會再因周瑜一面之詞的推崇,便妄下定論了。

  “此前我對袁賊稱帝之事、態度確實曖昧不明,倒是讓公瑾難做了。你叫魯肅魯子敬對吧?子敬,實在有勞你身犯險境、為公瑾帶此書信。

  諸葛瑾也又作書信一封,由二弟屆時轉交劉備,還給諸葛亮準備了幾個卷軸——但這次的並不是學習資料,只是一些可能會用到的工具書。

  魯肅表情嚴肅,拱手道:“君子視事,慎始慎終,公瑾以重任託我,我自當謹慎從事。若旁人不明地理,不熟居巢、濡須近況,回書時為袁賊巡視將校所獲,豈不是害了公瑾?

  要不是子瑜不嫌棄他地盤潦倒,還肯出謀劃策,恐怕徵南將軍如今已是漂泊無依了吧?”

  考慮到魯肅也確實才剛到,孫策果然不疑有他,但又改口挽留:“既是如此,先生可在秣陵安心歇住,靜候眷屬,安頓家務。給公瑾之回信,我寫好後,另託他人帶回也可,不至於誤了先生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