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114章 袁曹開戰的導火索

  如今的陳郡,位於曹操和袁術地盤的對抗前沿,陳地南邊是袁家的老巢汝南郡,陳地的北邊是曹操起家的陳留郡,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袁術沒打贏劉備,又暫時不敢打曹操,又打不了劉表,最後就把目標定在了另一個離他最近的軟柿子上——陳國的陳王劉寵,以及陳國相駱俊。

  等了好一會兒之後,還是已經二十五歲的魯肅見多識廣,而且關鍵是魯肅在淮南住過好幾年,對袁術麾下的情況比較熟悉。

  諸葛亮:“世事難料,有些事情有備無患也沒錯。何況亮在荊州居住兩年,深知劉表座談客耳,便是荊州九郡,也未能全部控制。將來若有人背叛劉表、阿附曹賊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十七歲的諸葛亮,同理心終究還是差了那麼一截,待人接物經驗還太少。

  如此,楊弘既不用擔心負上背主之罪,還能在袁術面前表現立功,還能得我軍之金寶,三全其美,什麼都不用他出賣,楊弘豈能不趁機賣弄?”

  哪怕諸葛瑾悉心培養,讓諸葛亮快速成長。他去年那幾個月的苦讀,最多也就抵得上平行時空諸葛亮自行成長一兩年的水平。

  如此利好的消息被陳登知道後,陳登當然是心中大定。決定當天就攛掇呂布渾水摸魚,並且把自己的決心告訴給袁術,給袁術打氣,促使袁術徹底下定決心放棄跟劉備的戰鬥。

  他還想等諸葛亮繼續解答第二點,但諸葛亮卻陷入了沉思,他也不敢催促。

  魯肅也點到即止謙虛道:“愚者千慮,偶有一得,何足道哉?先生也並非智謀不及、才沒想到這點。肅只是佔了久居淮南、瞭解袁術麾下人物的便宜罷了。”

  諸葛亮:“比如,將軍可於近期,在廣陵興建船廠,大造大型戰船,並且放出風聲去,表示自己兵微將寡,如今能抵禦袁術猛攻一月有餘,已是精疲力竭。

  每隔幾個月回大哥這兒充充電,大哥幫他開會總結、給新的教材,帶著問題進修,才能充分成長。

  劉備並不知道,這個方略的形成,諸葛瑾的貢獻其實還比諸葛亮更大一些——諸葛亮畢竟還年少,才十七八歲,正式開始做事,也就僅僅八個月時間。

  但毫無疑問,袁術這個想法太天真了。曹操就算沒有做好充分的開戰準備,但只要袁術吞陳地,曹操肯定是要打袁術的,區別只是現在立刻打、還是再過幾個月打的問題。

  諸葛亮所言三策,第一條他已經在做了,無非是慢工細活,沒法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