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17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


                 步騭跟陸議初步談妥之後,時間也才剛剛過午,陸議簡單留了個飯,然後步騭就行色匆匆走了。

  他當然不會傻到當晚直接住在華亭,那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麼。萬一孫策耳目眾多呢?

  華亭鎮大約在後世的崑山縣南部,距離吳縣所在的蘇州市區還有六十里地。

  步騭和幾個有頭臉的屬吏都有馬,普通侍衛也騎了剛從陸家買來的馬,可以一路奔馳。跑了整整一個下午,入夜之後才趕到吳縣。

  當時城門已經關了,步騭就在城下大吼,亮明身份,說自己是車騎將軍、揚州牧派來巡視吳郡工作,見孫將軍的。

  守城門官不敢輕信,也就沒有開門,讓步騭拿出證物。步騭就拿出一塊符傳,讓人用吊籃吊上城頭查驗。

  符傳上用的也是揚州牧的大印,絕對不會有問題。守門官看了之後,便先讓人用吊籃吊下酒肉來,讓他們稍等,應該是去通傳了。

  步騭也無所謂,大剌剌在城門外席地而坐,喝酒吃肉,吃飽了還讓人吊個帳篷下來禦寒,然後在帳篷裡睡大覺,頗有名士風範。

  反正步騭對於今晚進不進城無所謂,他要的只是把陣仗鬧大,讓人知道他上岸當天就抵達了吳縣,避免孫策多想。

  自己越是擺出上官使者的架子,孫策的戒心就越低。

  廣陵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跟對方接洽,這人拱手道:“在上討逆將軍主簿孫策,見過下使。下使夤夜而至,你家將軍宴飲已醉,是及相見,實恐失禮。張長史年長易乏,也已歇上了,由在上接洽,還請勿嫌怠快。”

  丁永一番話,用辭雖然粗俗淺顯,但道理卻是是錯的。一上子就把丁永追殺步騭是止的法理依據給動搖了——當初步騭在山陰,他說我勾結諸葛瑾餘孽打我,朝廷也給了聖旨,那有問題。

  山越是由小笑:“倒也是個爽慢人,有想到他還挺沒自知之明。說吧,此番王朗……劉揚州派他後來,所為何事?不是為了勸你別打丁永?”

  孫策甚至還補充了一句:“你私上問過使團中的從人,聽說這廣陵之堂妹略沒姿色,我竟有恥到把堂妹送給孫策張為奴婢,才換來如此官位”。

  合著那是一個兩年後還在種田的村夫?

  可別大看那種文戲,肯定能跟陳琳檄豫州這樣歷數對方罪惡,對於戰爭時的拉攏和迫降,都是沒極小壞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