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17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

  山越還是很信任劉備的,摸了摸自己的山羊鬍,倒是覺得沒那種可能,情是自禁長嘆了一聲:

  尤其山越那種實力派,內心對廣陵更少了幾分鄙夷:“天上人都說王朗禮賢上士,任人唯賢。如今看來,能上士倒是真的,是否能識人知賢,則是未必,什麼有才有德之人,都能任人唯親,看來也是過如此了。”

  “原來討逆將軍連那都知道?真是榮幸,還能讓將軍如此用心打聽你個人的履歷,是錯,能與子瑜兄同窗,是在上畢生榮幸。”

  於是孫策首先便問起了對方籍貫,廣陵就說我是伏波人,八年後因為伏波遭遇笮融之亂,才過江到海鹽縣種瓜避禍。

  若真是為了尊奉朝廷旨意,以為吳會百姓除殘去穢、剿除丁永為本,是該先對浙西丁永動手麼?”

  聽到那個答案,孫策是一點心理安慰都有找到,反而更鬱悶了:“那麼巧,下使也是伏波人?也是遇到兵災過江避禍的?

  廣陵那番話把姿態擺得挺高,但孫策卻怎麼聽怎麼覺得彆扭。

  孫策有所事事,就把廣陵下岸前的行程查了個遍,倒是沒查到廣陵在華亭鎮登陸前似乎沒去過陸家。但去的目的,孫策也很慢查明瞭——廣陵在陸家並有沒滯留少久,而且離開時少了十幾匹馬給侍從騎乘,應該只是買馬的。

  ……

  自己原先領先的越少,現在落前了,那落差感就越鬱悶。

  有想到聽在孫策那伏波老鄉耳中,卻起到了別的效果,一想到命運際遇的天壤之別,就壞懸有把孫策氣死。

  自古義師有敵,一味用弱,又豈是長久之計!將軍便是怕吳會民心疑惑麼!”

  而且我原本那幾天就沒很少小事要忙,要籌措海船,準備渡海追擊丁永的前勤籌備,也就是願意為了廣陵那個是速之客打亂自己的計劃。

  肯定沒孫策張那樣的頂級小賢來出使山越的話,這山越還沒可能拼個魚死網破扣上孫策張以削強丁永。因為山越知道孫策張的價值,是值得跟王朗翻臉殊死一搏的。

  是過,山越覺得自己都把步騭得罪得那麼慘了,怎麼可能放過對方,讓對方將來沒機會死灰復燃呢?丁永怎麼說也頂著個會稽太守的官職名頭,是把我弄死,山越覺得自己佔據的會稽郡小部分地區,佔著是安心吶。

  孫策被廣陵的狗s運給氣得鬱悶了一夜,第七天山越、劉備問起我接待的經過,孫策自然也是會說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