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32章 此董、呂將軍血,勿去

  把這個道理想清楚後,賈詡嘆了口氣,委婉地說:

  “詡豈敢不為司空大業竭盡全力?實在是初來乍到時,不熟軍情,不敢妄言,怕誤了司空大事。

  今日司空如此重視垂詢,某自當殫精竭慮謀劃——不知司空還記得:當年張繡以精兵追退兵而敗,以敗兵追勝兵而勝……”

  賈詡說得非常隱晦,畢竟三年前的那場宛城戰役,是曹操的丟人之處。

  但賈詡語境中的戰例,當事雙方都是心知肚明的:那次,曹操退兵時,張繡想追擊,賈詡勸他別追,說追了肯定輸。張繡不聽,去追了,最後果然輸了。然後賈詡又讓他趕緊繼續追,這次肯定贏,張繡這次終於服了,執行了,果然贏了。

  回來之後張繡就對賈詡佩服得五體投地,問他:“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退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驗也?”

  賈詡當時的回答是:“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後;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故知必敗。曹公攻將軍無失策,力未盡而退,必國內有故;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縱留諸將斷後,諸將雖勇,亦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

  賈詡明知此戰是曹操的痛腳,但他還不得不提,顯然是因為今日他想要出的計策,跟三年前宛城之戰那一策,有極大的相似性。

  他希望歸功於曹操、讓曹操自己想出來。

  以曹操之智,只要有人點他一下,當然立刻就能反應過來,不用把話說完。

  曹操在最初的本能性惱怒之後,很快冷靜下來,正色道:“孤悟矣!‘軍雖新走,必自斷後’,這不是孤的慣用之策麼!原本還打算再過幾日出城,那就明日便出城好了!

  明日先讓人散佈消息,說陳留急報,驚聞袁紹部忽然渡河,我當即日北上!出城之後,只行一日便紮營,然後伺機靜觀其變,若是許都有變,就殺他一個回馬槍!把那些不穩之徒勾引出來!”

  當年自己打張繡時,還知道留個後手勾引張繡、直到張繡第一波追擊被自己擊潰後,才敢放鬆警惕。

  今日,便故技重施!先示弱勾引一波!詐一詐那些有異心的傢伙!

  ……

  事實證明,董承和呂布都是有勇氣的,但他們無謀。

  他們想得很好,但缺乏頂級智士幫他們打磨具體行動計劃,也沒有頂級智士幫他們避坑。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曹操一招虛晃試探,董承和呂布就直接把大招都交了。

  曹操假裝離開後次日,董承就急不可耐,決定動手。

  “此天助我也!大將軍居然不等大義名分,就直接渡黃河了!立刻集結六家家丁,並衛將軍府、右將軍府親衛,殺進皇宮,誅殺曹賊的留宮衛率王必,奉天子下明詔討賊!”

  當天晚上,董承就集結了自己府上幾百個衛兵,還有呂布控制的幾百個衛兵,還有六家的武裝家丁僮僕一千餘人,合計湊起兩千三四百人,對許都皇宮發動了進攻。

  他還儘量設法讓自己身邊的關係戶拖住王必,想辦法宴請送女人,反正能用的拖延招數都用了。

  王必並不知道曹操的全局計劃,曹操只是關照他:這些日子一定要小心提防。但自古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王必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神經緊繃。

  最終,正月二十九這天入夜後,董承、呂布瘋狂進攻王必,倒也暫時打了個先手,偷襲奪取了兩座宮門,一度殺入皇宮,與王必的衛軍展開了激戰。

  曹操留在城內的其他部隊,在得知皇宮出事後,也趕緊回防,雙方摸黑混戰。

  而前一天早上就已經出城北征的曹操,按說這時候應該距離許都已經挺遠了。

  誰知曹操卻學了一把趙匡胤,把袁紹當成了契丹兵。他的部隊前一天行軍到許都東北六十里的臨洧亭後,實際上就悄悄不往前走了,第二天夜裡,甚至還趁夜折返。

  這是活脫脫把臨洧亭當陳橋驛來用了。

  董承和呂布廝殺半夜,雖然一度控制皇宮。但是天還沒亮,曹操的主力就殺了回來!

  大軍直接入宮平叛,董承和呂布人少,很快左支右絀不能抵擋。

  危急關頭,他們唯一的倚仗就是皇帝劉協本人。

  “陛下,臣等誓死衝殺,護駕突圍吧!”董承和呂布焦急請示。

  可惜危急關頭,劉協卻有點不敢,怕亂跑直接被亂軍截殺。

  偏偏這時候,圍攻皇宮的曹軍開始吶喊,還派人傳話:“國賊董承、呂布速速釋放陛下!敢劫駕者必夷三族!諸將聽令,遇呂賊以陛下為質逃竄時,不許放箭!切勿傷到陛下!陛下是被國賊挾持的!一切所言並非本意!”

  這些攻心言語傳來,讓劉協徹底慫了。畢竟歷史上他就是默默看著曹操把董承和董貴人都殺了的,曹操問他這些是不是董承矯詔,他也一句話不敢說,算是默認了。

  現在無非是再多一個呂布,劉協跟呂布又談不上什麼交情,眼下事不可為,反正董承呂布是必死無疑了,自己還搭上去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