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33章 朕不是怕死


                 曹軍打掃了宮中兩軍死傷者,重新恢復了宮廷秩序之後,就暫時先退出了皇宮。

  皇帝劉協被暫時保護(軟禁)了起來,但也僅此而已,並沒有受到更多制約,劉協的后妃也暫時沒有被清算。

  因為曹軍有更重要的事情必須先忙——董承、呂布雖死,可衛將軍府和右將軍府上的家眷侍女僕僮尚存,加起來又何止千人,還有王子服、種輯、吳碩、吳子蘭四家的家眷,六家累計需要處死的人數,約有一千七百餘口。

  這些人的優先級顯然更高,不立刻圍捕是有可能漏網的。等宮外的殺光了,再回來處理宮裡的董貴人也不遲。

  皇宮裡的人是跑不掉的。

  隨著曹軍退去,經歷了大半夜激戰驚擾的劉協,麻木地鬆了口氣,整個人疲累委頓到了極致。

  他的體力消耗並不大,但精神極為緊張。隨著最後希望的破滅,他整個人渾渾噩噩,呆滯靜坐回御榻上。

  “陛下保重,臣妾拜別陛下。”一個低聲飲泣的嬌柔女聲,打斷了劉協的渾渾噩噩。

  劉協迷茫地抬起眼睛,居然花了好幾秒鐘辨認,才回憶起眼前這人,正是董承之女董貴人。

  “愛妃……愛妃何出此言?”劉協木訥地下意識問出這句話,隨後就後悔了。

  自己怎麼失魂落魄到了這種程度!居然問出瞭如此痴愚的問題!

  董貴人聞言也是一愣,原本恭敬的態度,不由泛起一絲絕望的戲謔:

  “陛下還問妾何出此言?這還是那個堅毅果決、敢於反抗曹賊的陛下麼?陛下親口說妾父乃是矯詔反賊,妾這種大罪之人的女兒,難道不該被處死嗎?”

  “愛妃別這樣說,你知道朕只是一時失魂落魄,朕也不想看到這一切的!”劉協終於回了點神,稍稍找回了些帝王氣象。

  而原本側坐在一旁的伏皇后,聽董貴人出言諷刺皇帝,也不由湊了過來,幫劉協說話,讓董貴人注意措辭。

  但這些對於一個將死之人而言,顯然沒什麼意義。

  董貴人並沒有期待出現奇蹟,她只是還有一點想不通,想最後跟劉協確認一下。

  於是她安靜平復了數息,才淡淡問出一個問題:“陛下可還記得有一次與臣妾閒聊感慨時,說起三年前、陛下曾在曹賊新建的石渠閣裡,召對過一次伏波將軍諸葛瑾——當時他應該還只是徵南將軍劉備的使者、進京述功後才剛升為平虜校尉。”

  董貴人也算是劉協的心腹知己,最受寵的枕邊人之一,劉協很多私下裡的話語,自然也不會瞞著她。所以她是知道劉協三年前召對諸葛瑾的事情的。

  劉協稍稍回憶了一下,靜靜地點了點頭,示意自己並沒有忘。

  董貴人這才繼續古井無波地往下說:“妾記得,陛下說當時問了諸葛瑾漢德源於何處,諸葛瑾在陛下迷茫之時,也給過一個權宜安慰的答案,說不妨以為是來源於高皇帝為義帝報仇——可有此言?”

  劉協抿了抿嘴唇:“有!”

  董貴人:“陛下方才若是……寧死不屈,堅持不承認妾父與呂將軍是矯詔反賊,那曹賊又敢如何?他真敢弒君麼?他若是弒君,比項羽弒義帝如何?”

  劉協不敢看董貴人,他知道這時候斥責對方失禮沒有任何意義,因為董貴人知道自己必死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威脅到她。

  劉協對董貴人還是有點感情的,他希望在對方人生的最後時刻,講點道理,而不是拿僅剩的那點可憐皇權威壓。

  所以劉協慢慢組織了很久的措辭,才開口自辯:“愛妃,朕知道你期待什麼,朕也可以告訴你,朕絕不是簡簡單單的貪生怕死,皇權很複雜,天道大德更復雜,不是單單有拼卻一死的決心就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