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76章 蔡瑁在第一層,劉表在第二層,蒯良在第三層

  要是劉備不攔,那我們就相當於能夠調度武陵零陵二郡人力財力,就算丟掉個駐軍權,我們得利也不少了,該知足了。估計劉備只是想全據長江通航之利。

  要是劉備到時候再阻攔,那就又會給我們新的藉口,說明是劉備阻撓我軍派去上任的太守行使職權,到時候我們自然又會得到扯皮的口實。

  至於這個口實何時利用,主動權在我。你要是軍事上爭氣一點,我就能早點動用這個藉口說事。要是你軍事上無能,我縱然有藉口也只能忍著!這樣靈活機變,不比你一上來就撕破臉高明得多!”

  蔡瑁這才豁然開朗。

  連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姐夫的政治智慧確實比他高明得多。

  蔡瑁這種人,看假想敵的眼光還是有一點的,有時候也能看出對方有惡意。但應對的手腕太沒品了,老是用毫無斡旋餘地的笨招,屬於會叫的狗咬人弱。

  相比之下,劉表的應對就顯得收放自如。

  既留下了藉口、鉤子,實力不濟的時候還能暫時摁住不用、但又不至於導致鉤子放久了失效。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可謂是“窮則韜光養晦、擱置爭議,達則耀武揚威、自古以來”。

  蔡瑁不得不心服口服,當下也就沒敢再提異議,支持了劉表讓賴恭、吳巨先上任投石問路的計劃。

  排除了反對意見後,劉表便順利把這事兒推進了下去,又花了幾天時間把剩餘的縣令任命人選都敲定,然後就讓伊籍帶著劉表的正式回覆,再去武昌一趟,跟劉備正式簽訂盟約。

  伊籍此前回到襄陽已經是七月二十一,彙報商討花了兩三天,等劉表後續決策敲定人選全部弄完,已是八月初二。

  伊籍只好再辛苦一趟,又跑一趟武昌,八月初六抵達、花了三天跟劉備諸葛亮正式簽訂了盟約,表示荊南之事就按談妥的方案辦、雙方後續都再無爭議。

  ……

  然而,就在伊籍離開襄陽、再次出使武昌的這段時間裡。襄陽政壇上,卻又發生了一些劉表和伊籍都沒有想到的小變故。

  原來,蔡瑁在被劉表罵服後,也就消停了幾天,沒有再提出任何反對意見,也沒有再當出頭鳥。

  幾天之後,還是蒯良、蒯越兄弟意識到情況有點不對勁:使君似乎已經在敲定派往武陵、零陵的縣令級人選了,說明這事兒已經快板上釘釘了。

  蒯良連忙找到了蔡瑁,私下裡詢問:“德珪!怎麼回事,你不是說要阻止使君接受劉備那個苛刻的條件的麼?”

  要不說蔡瑁這人辦事不靠譜呢,他此前是跟蒯家串通好的,由他出面探探劉表口風,提點建議讓劉表小心劉備。結果被劉表說服後,蔡瑁覺得姐夫很厲害,不會被騙,也就沒再給蒯良回覆。

  此刻被蒯良上門問起,他才想到轉述一番:“子柔勿憂,此前你我都多慮了,姐夫心裡精明著呢,他知道我軍眼下實力不濟,只能先投石問路撈點好處。

  但他心裡一直防著劉備,還暗暗埋了鉤子。以後劉備要是不遵承諾,我們還是有機會舊事重提、反制劉備的,不必急於一時。”

  蒯良聽了,稍稍鬆了口氣,但仍然不敢完全放心,忍不住繼續追問:“即使如此,你回來後也該立刻和我說知,讓我幫主公查漏補缺,怎可沒了迴音!”

  蔡瑁也是心中不快,心說你這廝既然這麼上心,為何不親自諫言!每次還讓我出頭!還不是利用了我是主公的小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