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77章 蔡瑁負責做小人,諸葛亮負責宣傳其事蹟


                 蔡瑁聽蒯良說破這層關竅,才驚出一身冷汗:

  “你是說,即使姐夫對賴恭、吳巨有舉薦之恩,讓他們當上太守,這二人將來也有可能變節、被劉備拉攏?”

  蒯良恨鐵不成鋼地教導:“萬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若是常人,此事自然難以想象,但劉備是何許人也!他拉攏人心的本事是凡人能比的麼?不可不防啊!”

  蔡瑁終於覺得很有道理,下意識點了點頭。

  當下他也顧不上禮數了,連忙謝過蒯良的指點,匆匆告辭,直奔回荊州牧府求見劉表。

  兩人一見面,蔡瑁就裝作很殫精竭慮的樣子,把蒯良對於此番計劃的查漏補缺意見向劉表轉述了一番,顯得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到的。

  劉表這次倒是對蔡瑁高看了一眼,此前的印象分也撈回來幾分。

  他只是有些狐疑:自己這小舅子的政治智慧,怎麼忽高忽低的?莫非是回去後有人指點他了?

  但劉表還是不願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會如此低,沉吟了一會兒後還是拒絕改變:“此言雖是老成持重之論,但機伯已經出使,這事兒也差不多定了。再更改豈非兒戲?大丈夫當言而有信,不可如此患得患失!

  至於賴恭、吳巨二人,素來也是我心腹,我深知他們為人,怎會被劉備拉攏?而且二人已經知道我對他們的任命,如果換人,反而導致他們離心離德。別的也找不到足夠忠義、絕對不可能叛變的人選去接替了,這事兒還是就這麼算了吧。”

  最後,劉表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對士人的號召力。

  他畢竟是當年名稱八俊的天下名士,而且年高德劭,都六十多歲了,很多思維已經固化。

  讓他去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遠遠低於劉備,甚至有可能導致跟了他多年的心腹也會被劉備拉攏過去”,劉表的自尊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有些東西劉表都堅信了一輩子了,你讓他臨老推翻自己,心態也受不了啊。

  所以他選擇性無視了,決定賭這一把。

  蔡瑁則有點不夠眼色,他見劉表提出“就算拿掉賴恭、吳巨,也沒有更好的人選了”來搪塞,立刻就壯著膽子,又想推薦幾個蔡家的近親之人接替:“我看張允也能當武陵太守,吳巨也不過一介武臣,忠勇而無文,張允也不比他差了……”

  蔡瑁是真心這麼想的,因為他覺得蔡家和蒯家的人,如今都算是跟劉備結仇了。

  什麼樣的人最不可能有變節投劉備的危險?當然是跟劉備陣營有仇的人了!

  所以越是跟劉備有仇的人,姐夫就越該重用!

  然而,蔡瑁這個脫口而出的樸素無腦想法,顯然惹來了劉表的又一輪斥責。

  “胡鬧!你是真擔心賴恭、吳巨有變?還是想安插親信?此事不許再提!”

  劉表氣極反笑,還氣得劇烈咳嗽了一陣,隨後直接下了逐客令,讓蔡瑁別在他面前礙眼了。

  連屏風後的蔡氏也聽到丈夫被弟弟氣得出現了病象,連忙出來打圓場,也埋怨了蔡瑁兩句,讓他趕緊走別惹姐夫生氣了。

  隨後蔡氏才回來換了副三從四德的嘴臉,幫著劉表揉胸順氣,吹吹枕邊風彌合剛才的裂痕:

  “德珪就是不懂事,但他用心是好的,只是怕外人吃裡扒外。就算他能耐不行,但要說一條心,肯定是自家人更一條心。”

  劉表被妻子一番軟磨硬泡,才算是消了氣,這事兒就當是揭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