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89章 為將者不知天時,不識地理,乃庸才也


                 孫策和張遼一言談崩,雙方都是大怒,也就不再廢話,直接發起了衝殺。

  不過兩人也都算是經年宿將,不會魯莽行事。說是衝殺,依然章法有度,各自留下了預備隊,只讓一部分人馬先行試探敵軍深淺。

  尤其孫策這兒,還帶了黃蓋、韓當等老將輔佐,還有周泰、蔣欽等勇將負責衝陣。就算孫策想莽,黃蓋韓當也會攔著他的。

  孫策很清楚自己的兵力是絕對優勢,至少比敵人多了十幾倍,甚至可能是二十倍,但己方絕大多數都是步兵,如果讓騎兵先行的話,跟張遼相比人數優勢就不明顯了。

  所以孫策很注意保存騎兵戰力,只是讓周泰帶著數千步兵先鋒先衝,把全部騎兵都作為預備隊的一部分,放在陣型右側,由韓當全權負責,隨時準備迂迴。

  今日之戰,雙方都在秦淮河南岸列陣,孫策軍是沿著河從西北向東南進攻,張遼則是反過來,從東南向西北進攻。所以孫策軍陣的左翼是貼著秦淮河的,右邊相對空曠,稍有迂迴空間。

  孫策把相對孱弱的新兵、壯丁放在左翼,防止他們被衝擊側翼出現不穩。而把相對精銳的部隊放在中、右側,尤其全部的騎兵都被放在大陣的最右邊,便於一會兒的包抄。

  如果周泰能從正面纏住、黏住張遼,再讓騎兵包抄截斷張遼退路,那就最好不過了。

  韓當的籍貫是遼西令支縣,典型的幽州人,也算是孫家諸將中最擅長指揮騎兵軍團的將領之一了——另一位孫堅時代留下的元老程普,是幽州右北平郡人,帶兵之能還略在韓當之上,但程普如今在吳郡幫著朱治、周瑜固守後防,不在此地。

  而黃蓋以後的將領,都是當年孫堅來到南方長沙郡平叛、乃至更晚時才招募的,這些人普遍是南方人,只習山戰、水戰,而不習騎兵。

  ……

  孫策想得很好,但張遼也不弱,僅僅一看對方的衝鋒陣勢,就看出孫策的打算了。

  而且當他發現孫策只用先鋒步兵衝殺自己,死死捏住孫家軍的騎兵不肯輕動,張遼也面色凝重起來。

  於是張遼立刻仗著自己全軍是純騎兵、變陣機動靈活,向著部將曹性火線發佈了一條變陣軍令:

  “你帶著後軍切勿輕動!我自領前軍試探衝殺,若是我衝殺不動敵陣,退卻折返,你便遊鬥騎射牽制敵軍先鋒,掩護我撤退!”

  曹性立刻領命,張遼便把三個曲一千二百騎分成兩部,自領兩曲嘗試衝殺,留一曲給曹性準備接應。

  騎兵的機動性比步兵強太多,所以只要留好後手,萬一衝殺不利,還是可以很輕易脫離接觸的,只要後方有友軍接應牽制,很容易拉開距離,不會被步兵黏住掩殺。

  漢朝的時候,北方各州騎兵的作戰方式,也各有偏重,涼州大馬擅長正面衝陣,血腥肉搏,幽州騎兵擅長如烏桓、鮮卑一樣騎射遊鬥。幷州騎兵則兩種戰術兼而有之,但都不如涼州或幽州的專業,只是勝在全能。

  張遼是幷州騎將,風格跟呂布相似,雖說如今他麾下的幷州老兵已經少得微乎其微,但當初下邳被陳登獻給劉備時,還是裹挾了近千人的騎兵一起投降。

  後來關羽又撥給張遼幾百騎,所以張遼的部下,也是擅長兩種戰術的都有,輕重騎搭配,非常平衡。

  很快,隨著蹄聲滾滾,喊殺陣陣,周泰的四千步兵先鋒,和張遼的八百重騎,就正面相撞了。因為都是運動戰,周泰的部隊也沒法列嚴密的長槍陣,只是在衝鋒中各自為戰,更無法提前列陣架弩射住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