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90章 前有張遼後趙雲,江寧兩萬送人頭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張遼殺穿周泰的江東軍先鋒後,又幾乎全身而退。這一切看似沒什麼出彩的,僅僅是連番血戰中一場不足一書的人命交換、絞肉消耗。直接殺死的敵兵,也不到千人,更多是擊傷和逃散。

  但戰場經驗豐富的張遼,卻從中試出了敵軍的深淺,還打擊了敵軍的士氣,讓擁有近二十倍人數優勢的江東軍,失去了必勝的信念。

  這些收穫,都遠比直接斬殺幾百個敵人、逼迫千餘敵人潰逃要更有價值。

  “孫策果然不明寒冬臘月風雪天、用騎兵交戰的精髓,也不知道如何在這種天氣下對付騎兵,這些江東武將,根本就沒經歷過見識過這樣的戰場環境!

  他們士兵的鞋子踩在被踩融後重新凍結起來的薄冰上都會打滑!韓當的騎兵更是沒有用稻草包裹馬蹄!如此一來,我軍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了,只要我不想讓孫策追上我,他就肯定追不上!就算雙方都是騎兵,我也比韓當有速度優勢!”

  張遼一邊有序地假裝退兵,一邊心中篤定地盤算著。

  很快,張遼就順利和曹性會合了,然後又交代了曹性幾句,隨後繼續帶著退下來的“敗兵”往戰場後方轉移,進一步拉開距離。

  秦淮河在這一帶剛好有一個拐角,河的北岸有一座小山,大約就是後世南京市江寧區的方山風景區。秦淮河就是因為這座山的阻擋,才在這兒拐了個彎。

  河的南岸,則因為轉彎處的河水數百年來的沖刷,形成了一些淤圩之地。平時比較泥濘,長滿了高大的白茅和蘆葦,高度能超過矮個子步兵的身高,但是擋不住戰馬的視線。

  如今已是寒冬,泥濘早已被凍硬,倒是不妨礙行走。白茅和蘆葦也早就徹底枯萎,沒有了葉子,可黃白色的枯莖稈卻依然矗立在那兒,密密麻麻層疊起來,依然足以阻擋人的視線。

  張遼是早就觀察好了這處戰場地形的,也提前幾個時辰試探過了秦淮河冰面凍硬的程度,加上剛才他試出了江東軍對於冰雪環境作戰的準備程度、應對能力,心中便對後續的作戰計劃愈發有信心了。

  ……

  而在對面的江東軍陣中,負責騎兵部隊的韓當,原本看到周泰、蔣欽因為冰雪溼滑而追擊緩慢,他也就不敢單獨追上去咬死了張遼死磕。

  但是在看到張遼居然毫無勇氣地一路敗退、在退過了曹性的軍陣後,依然沒有停步的打算,繞過了秦淮河邊的這處白茅蘆葦枯莖密佈的灘地,繼續往東奔逃,韓當也終於鼓起了勇氣。

  張遼這是徹底敗退了!只有曹性這幾百騎斷後,那還不手到擒來!

  韓當麾下怎麼說也有接近一千五百騎,讓他跟一千人以上的北方騎兵全力死磕他未必敢,但敵人只有四百騎斷後,這時候當然要擴大戰果!

  於是韓當立刻提速,引領著周泰和蔣欽,就對著曹性殺去,後面孫策還領著主力繼續猛追。

  只是因為越後面的部隊,行軍衝鋒時地面被前面的友軍踩得越爛、融雪再凍的薄冰越滑,所以後面的步兵跑步也更慢。

  江東軍雖號稱兩萬多人,行軍隊形卻被越拉越長,越來越接近一字長蛇陣。孫策和韓當卻都因為敵軍表面的敗退,沒有看出潛在的危險。

  “回身放箭!牽制韓當追擊的速度!不要與之纏鬥!”對面的曹性,看到韓當耀武揚威衝了過來,也是嚴格執行剛才張將軍交代的戰術,一絲不苟,完全不敢戀戰。

  幷州騎兵衝殺騎射兼備,曹性這一部尤其擅長騎射。

  雖說這個時代還沒有雙側馬鐙和高鞍橋的馬鞍,騎兵沒法在太高速奔馳顛簸的環境下放箭。可曹性所部和韓當麾下的江南騎兵,對馬術和騎射的掌握力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顯露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