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99章 不是玄德公不盡力,只是被人扯後腿


                 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勸說後,倒是立刻從江夏郡派出哨探、細作,關注了一下西北邊南陽郡方向的軍情動態。

  劉備控制的江夏郡,北部隔著桐柏山與汝南郡相望。沿著桐柏山區一路往西滲透,便可以抵達南陽郡和潁川郡交界地帶。

  因為那兩個郡之間,也是以桐柏山脈為分界線的。而各路諸侯對邊境山區的控制力都比較弱,第三方以小股山地斥候滲透,還是很容易滲進去的。

  一邊派出哨探的同時,劉備另一路也沒閒著,便同時打發諸葛均作為使者,順江而下先去徐州、然後由徐州至青州,向袁譚示警。

  山區道路難行,桐柏山區的滲透哨探至少要半個多月才能打個來回。至於諸葛均那一路,至少個把月才能到袁譚那兒,往返至少兩個月。

  劉備原本還想等桐柏山那路稍有眉目後,提醒一下劉表。結果半個月後,四月初哨探斥候回來,劉備才愕然發現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因為劉表已經退軍回宛城了。

  “莫非是景升兄的兵馬被曹賊重創了?”聽說劉表退兵的消息,劉備的第一反應就覺得是劉表慘敗了。

  他內心甚至還有一絲不忍,覺得“我要是早點警惕,多問問孔明,提早提醒景升兄,會不會不一樣”。

  有那麼一瞬間,劉備還自責“滅了孫策之後,自己太鬆懈了,享樂慶功浪費了太多時間”。

  然而當哨探斥候把打聽到的全部情況和盤托出後,劉備的愧疚瞬間就消散了,因為後續的發展根本不是劉備想的那樣。

  按照哨探回報的情況,後續是這樣的:

  “回稟主公!劉表上個月確實在葉縣、博望兩次戰敗,但損失都不算大!可曹操乘勝求和,還把剛攻佔的博望縣歸還給了劉表,並且歸還了此前兩戰俘獲的荊州軍俘虜。

  曹操還承認了劉表對宛城的統治,以朝廷旨意升劉表為左將軍、並申明此前張羨自稱荊州牧是一個誤會,是桓階矯詔,許都朝廷認可的荊州牧還是劉表。劉表也因此承認了曹操的議和。”

  劉備聽說全部始末後,一時頗為驚訝,再次找來諸葛亮、龐統商議對策。

  諸葛亮和龐統聽說後,也是微微有些意外,但談不上驚訝,顯然他們對劉表“見好就收、不復遠圖”的脾氣太瞭解了。

  畢竟歷史上的劉表,在官渡之戰後的六七年裡,也是左右騎牆,搖擺不停。一會兒寫信勸和袁尚袁譚,一會兒又承認曹操,打不過就加入。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大志不再,猶猶豫豫一點都不奇怪。

  而且原本的歷史上,以劉表的實力,他連宛城都拿不回來。這一世,已經算是受益於蝴蝶效應,因為曹操在官渡打敗袁紹多花了兩個月、而劉表又不用親自平張羨,騰出手來提前打宛城,這才拿下了宛城。

  東漢時荊州的區劃本就是包含宛城/南陽郡的,劉表能拿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就很滿足了。

  ……

  “景升兄居然與曹賊議和了?只求拿回宛城、見好就收?對此我軍當如何應對?景升兄不會被曹操拉攏過去,與我們為敵吧?”劉備面對這一情況,率先說出了自己的主要擔心。

  諸葛亮反應倒是很快,立刻分析道:“劉表連繼續打曹操都不敢,如何敢與我們為敵?他應該只是想先佔穩宛城,慢慢控制南陽郡,等將來另有機會再伺機而動。

  相比於劉表,我們更該關注曹操,曹操在葉縣、博望算是乘勝求和。而自古征戰,多半是乘勝追擊,豈有乘勝求和的?這愈發說明,曹操就是想集中兵力,在短期內對袁紹發動新一輪的大戰。

  我估計派阿均去出使袁譚、示警袁紹,已經來不及了。不過至少我們該做的都已經做了。”

  劉備聽了,也不再糾結已經不可挽回的事情,反正就算被諸葛兄弟料準了,損失的也只是袁紹,跟他沒有直接利益關係。

  劉備把心思收回來,專注於眼下,繼續追問:“景升兄不至於被曹操徹底拉過去,這算是不幸中之幸,那我軍能利用這一點,敲打警告景升兄麼?當然,不能把景升兄逼到曹操那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