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99章 不是玄德公不盡力,只是被人扯後腿

  知道自己不可能直接受害後,劉備就想著撈點什麼。雖說劉表與曹操和談,與劉備陣營沒有直接關係,但劉備好歹也算是“積極奉衣帶詔”的勢力,他可以道義上譴責一下劉表,為將來鋪墊。

  諸葛亮、龐統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而且想得比劉備更細節。龐統因為這幾天沒撈到表現機會,就立刻獻策道:

  “主公,我以為我們可以派出使者,就此事適度譴責一下劉表,身為漢臣,應該繼續尊奉衣帶詔。順便還能進一步拉攏荊州士人的人心。

  這樣,我們可以把劉表與曹操和談作為一顆伏子埋下來,如今暫時不對他動手,將來時機成熟時,手上可以多捏一個把柄。”

  劉備覺得頗有道理,微微點頭,又問諸葛亮意見。

  諸葛亮的想法跟龐統其實差不多,只是他不需要急於表現,就能慢慢想,想得更細節一些。此刻被劉備點名,他才緩緩補充:

  “我以為士元所言,原則上沒問題,不過可以再細膩一些。比如,我們可以給劉表一個臺階下。眾所周知,荊州內部如今各派分裂嚴重,有親善我軍的寒門士人、流亡北士、中小豪強,也有親曹的蔡、蒯兩族。

  劉表年老,豈能有精力事事親自處斷?想來無論他最終決策繼續抗曹還是就此和談,都會有人力勸諫言。

  比如劉表要是決定抗曹,多半是機伯等人倡議,又或是劉磐、黃忠求戰。

  而劉表選擇和談,在決策之前,肯定也有蔡瑁張允、蒯良蒯越進言勸和。我們可以忽略劉表的決策之過,只盯著蔡瑁等人的進言,把這事兒說成是‘劉表誤信讒言’,也給劉表一個臺階下。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如此,我們的譴責效果會更強,劉表受到的刺激也會更小、更能保住他本人的面子,不至於倒向曹操。將來真有變故,我們要對荊州下手,理由也更充分。”

  劉備瞬間就醒悟了,這不就跟“清君側”一個道理麼,只不過現在變成了“清州牧側”,始終不說劉姓宗室州牧有問題,只說是他身邊有奸佞矇蔽扯後腿,破壞了宗室諸藩拱衛天子的大業。

  如此一來,對於更好地拉攏荊州人心向自己,確實有莫大的幫助。

  這個外交譴責的機會,不用白不用,絕對不能浪費。

  哪怕自己還沒有對劉表動手的打算,但是先捏一個白送的額外宣稱在手裡,總歸是好的。

  ……

  此後幾日,劉備就按諸葛亮和龐統做出來的計劃,派出了孫乾去劉表那兒“慰問”,對劉表與曹操和談的行徑表示了“惋惜”。

  還說如果劉表願意悔過自新,再次發起攻勢,劉備也願意添兵助戰。

  劉表對此當然是表示了慚愧和婉拒,說“曹軍已勝袁紹,如今勢大,豫州不復空虛,非進兵良機”。

  孫乾還裝模作樣苦勸,告訴劉表“曹操乘勝求和,可見其心虛,必是要抽兵再戰袁紹,景升公切不可被曹操瞞住”。

  面對孫乾的勸說,劉表面露尷尬,他是不想出力扛傷害的,只想趁著曹操跟別人死磕的時候撿便宜。所以哪怕知道孫乾所說是真的,他也不想改變,

  反而幻想著“要是袁紹心中不服,捲土重來,再跟曹操來一場類似官渡之戰的大戰,相持咬住曹操,我再動手也不遲”。

  不過以劉表的身份,肯定不能把這種齷齪的想法說出來,所以面對孫乾的譴責,就由蔡瑁和蒯良反駁。

  蔡瑁毫不客氣地駁斥道:“哼,劉備倒是會唱高調、自稱第一批奉衣帶詔討逆,但天下人都知道他雷聲大雨點小!衣帶詔已有一年,怎不見他出兵伐曹?

  我主雖然兵力薄弱,但為天下伸張大義之心不減,好歹還與曹操力戰,奪回了南陽郡大部。劉備迄今為止,可曾從曹操手中奪得一郡之地?還有臉譴責我主?”

  孫乾當然也不能折了劉備的名聲,據理力爭:“我軍雖然不曾從曹軍手中奪取州郡,但那也是江東孫賊附逆、牽制我軍所致!我軍形勢不比景升公,我們乃是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