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06章 讓袁譚辛毗開開眼


                 辛毗在下邳找關羽求援無果後,只能繼續一路南下。

  好在袁譚也不是什麼一碰就掛的易碎品,他被袁紹授予了渤海郡的行政和軍權後,抵擋曹操幾個月還是做得到的。

  曹操本來就需要先徹底肅清河間郡,讓自己的領土北端直抵冀幽邊界的易水,幹完這一切,估計都快八月底了。

  等曹操再往東進攻渤海時,如果袁譚選擇寸土必爭,那至少也能扛兩三個月。

  如果袁譚暫時隱忍,選擇把鄉野之間無險可守的地方丟給曹操搶一把、只依託南皮堅城死守,那就能拖更久的時間,至少能拖到明年了。

  所以辛毗還有時間。

  七月初九離開下邳後,辛毗花了一天多的時間,就途徑下相、凌縣,趕到淮陰,不可謂不快。

  他原本還想不辭辛勞繼續換馬奔馳,但鎮守淮陰的陳群告訴他,此去往南走陸路,途徑射陽澤周邊,馬匹泥濘難行要繞路,還不如坐船走邗溝運河更快。

  辛毗也確實累得不行,體力到了極限。就順水推舟聽了陳群的勸,改坐運河船,只是花錢多僱了些水手撐篙搖櫓,爭取讓船開快些。

  辛毗一家跟隨袁紹之前,都是豫州潁川郡人,所以比那些河北籍謀士更瞭解南方。

  他雖從未去過江東,但淮泗還是來過的,早年也知道邗溝運河是個什麼鳥樣。

  從淮陰坐上船後,他很快就發現情況跟自己的印象大不相同。

  當年他來淮泗之地時,廣陵郡還先後處在張超、趙昱治下。

  張超根本沒有治理地方的打算,他一坐上廣陵太守的位置,就想著跟他哥張邈還有屬下臧弘一起謀劃討董。

  雖然不能否認他們在討董上的積極和功勞,但就地方民生而言,廣陵郡當時可是被竭澤而漁動員得不輕。

  後來陶謙派來的趙昱雖然稍稍恢復了民生,但旋即又被笮融破壞。所以在辛毗印象中,邗溝運河就是一條年久失修的臭水溝,很多地方還淤淺難行,經常會“堵船”要排隊通過。

  沒想到幾年沒來南方,如今他看到的邗溝已經治理儼然,淤淺之地都被疏浚得很徹底。

  一些容易河道塌陷泥土崩落的位置,尤其是港口碼頭附近,甚至還用石料砌了河沿、用木樁加固。

  辛毗僅僅航行了一天半,就從淮陰經射陽澤抵達了廣陵,他自忖如果騎馬走直線道路的話,或許能比開船快些。但騎馬要繞路繞過射陽大澤,實際算下來應該反而慢了。

  “主公在河北的治理,也算與民休息,冀州號稱谷支十年。但與劉備治下的廣陵相比,怕是還差得太遠。

  聽說劉備當年絕境時,在此遇到了躲避戰亂的諸葛瑾。如此看來,諸葛瑾不僅謀略深不可測,竟連治國之才也不能小覷。”

  辛毗心中不由如是暗忖。

  而當他坐船離開廣陵進入長江時,這種不真實感終於上升到了頂點——至少是目前為止的頂點。

  “爾等為何偷懶不撐篙了?此行去秣陵行程緊急!”

  在進入長江之前,撐篙搖櫓的水手就都停手了。辛毗趕時間,不由焦急喝罵。

  但水手們卻理所當然地告訴他:“最後二十里船隻密集,大家都是順流而趟,貿然撐篙容易撞到前船。”

  辛毗走到甲板上前後觀望了一下,才發現果然如此。一大片的船排著隊緩緩而行,把運河都堵了,所有船都沒有搖櫓撐篙。

  這一幕著實讓辛毗震驚了:天下還有自動航行的船?

  船隊浪了一會兒,終於停了下來等待,辛毗再次焦急,卻被告知要等長江退潮、水位足夠低才能開閘進入長江。辛毗也只能等待,心中又充滿了好奇。

  終於,他運氣還算不錯,抵達河口時已經過了午後潮水最高點,僅僅等了一個時辰,運河開閘,一時百舸爭流衝進長江。

  辛毗不由肅然,追問負責的船伕:“此碶閘何人所建?我讀古書,只知自古有秦始皇修靈渠連接湘桂,曾建碶閘,但與此相比,卻也天差地別。此閘竟能精確利用漲退潮讓船無風自動,全靠水流,簡直匪夷所思。”

  負責此船的船伕不由驕傲一笑:“先生是北方人吧,這都不知道,此閘當然是諸葛府君所建了。”

  辛毗:“諸葛瑾?”

  船伕:“那你還真猜錯了,廣陵這邊是孔明先生的傑作——不過諸葛府君兄弟二人,俱有通天徹地之能,應該誰都行吧,這點小事難不倒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