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06章 讓袁譚辛毗開開眼

  對岸的江南運河,這幾個月也被子瑜先生好生整頓改造了一番,先生一會兒過江到丹徒,自然會見到。”

  兩人閒聊之間,運河船駛入長江,轉向上游航行了幾十裡。辛毗一開始也不以為意,因為秣陵本就在廣陵的更上游,要逆流而上。

  但船開了幾十裡後,順勢斜插渡過了長江,在南岸的丹徒縣以西靠岸,繞過了金山洲,就駛入了江南運河。

  江南運河跟邗溝一樣,都是春秋時建造的,歷史上後來也都被隋煬帝楊廣修復、連通,成為大運河的一部分。

  只不過邗溝最早是吳王夫差所建,江南河卻是越王勾踐所建。

  辛毗見船伕把船駛入了江南河,而非直接逆流長江去秣陵,不由奇怪:

  “你們既是要走江南河,為何在廣陵時不直接渡江往正南航行?還要逆流長江數十里?江南河在丹徒的河口,不是與廣陵的邗溝河口正好相對的麼?”

  船伕再次驕傲顯擺:“那都是以前了!現在丹陽全境在諸葛府君治下,從三月份開始,就趁著夏天農閒,徵發徭役,把江南運河北口重新整治了一番!

  如今江南運河連接長江,也是南來北往分叉兩條河道,互不干涉,還能不用撐篙、操帆,全靠水流順著趟就行了!上游的河口長江水位高,給往南的船行駛。下游的舊河口江南河水位高,給往北的船行駛。”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辛毗有了廣陵時的心理準備,這次就沒那麼驚訝了。

  諸葛兄弟還真是有執行力,丹陽郡全面恢復秩序,應該也就四個多月而已。這點時間就能動員起民力完成這樣一項整治工程,還沒明顯傷害到民生,規劃和管理方面絕對是當世一流的。

  當然,這個工程量其實也沒辛毗預想的那麼大,因為運河本身都是原本就有的,只要稍加整治,在連接長江的位置稍微挖一條几十里的分岔道,再修兩座閘門。

  辛毗不懂技術,自然會高估修閘門的工程量。對諸葛瑾而言,卻是輕車熟路。

  尤其諸葛瑾動手之前,把陳群、蔣濟這些人都借調過來協助管理,這些人當年已經在廣陵跟著諸葛亮幹過一次原理一模一樣的活兒了,知道這種項目有哪些常見的坑。

  辛毗一行逆流航行數十里後,沿著運河抵達了句容縣,他就在此登陸,準備換馬走陸路去秣陵。

  幸好作為袁譚的使節,辛毗的行蹤非常醒目,在句容上岸後,就得到了當地縣令的接待,辛毗閒聊之際提及他要去拜會諸葛瑾,那句容縣令便告訴他:

  “先生若要拜見諸葛使君,卻不必去秣陵撲空了,伏波將軍近日尚在出巡錢唐,先生可繼續沿江南河一路南去,比騎馬還快些,不用繞過太湖。”

  諸葛瑾目前的地方官職還是“丹陽太守”,但劉備已經讓他兼“領揚州牧府事”,所以揚州地方上的官員也都可以改口喊他使君。

  辛毗不由奇道:“諸葛使君在錢唐?聽聞車騎將軍以揚州諸事相托,他為何不坐鎮秣陵?”

  句容縣令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語氣:“自然是為了治水了,自江南平定,近半年來,諸葛使君殫精竭慮,整治河道,暢通水運,增加圩田,百姓何人不念其德政?

  江南河北起丹徒,南至錢唐,聽說錢唐那邊,也有跟丹徒這兒一樣整治河口,還引浙江水治理鹽澤,如廣陵那邊治理射陽澤鹽鹼地之害。

  若是能成,卻是一舉而數役並濟,又疏浚了運河,又改善了通航,還增加了圩田,還把運河沿途經過的鹽澤變淡,利於百姓灌溉。從古至今,從未聽說過有如此擅治水者。

  諸葛使君能來吳會,真是江東父老之福啊,從廣陵,治到丹陽,再到吳郡,一路南下,一點都不落下。”

  辛毗聽得出來,這些話不是溜鬚拍馬,是對方發自肺腑,因為很多論據如果不是切身體會,根本不會去提及。

  辛毗跟著感慨了一番,便重新回到船上,繼續南下。

  船隊從句容經毗陵,進入太湖,穿湖而過,自烏程再次進入江南河南段,又行兩日,終於抵達錢唐。

  錢唐這地方,辛毗原先是真沒來過,所以他也不知道這兒原本有多荒涼、鹽鹼地和鹽澤問題有多嚴重。

  但就目前親眼所見,他也可以看出,諸葛瑾治水是認真的。

  辛毗的船隊在沿著越王勾踐留下的舊河道,航行到後世杭州城北武林門碼頭一帶的時候,就看到了一條河道分叉,沿著寶石山南麓低窪之地迂迴進了城西的鹽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