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12章 好東西沒有別的缺點,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劉備和諸葛兄弟商議後續戰略路線圖的同時,袁譚的使者辛毗,這幾天正被鄂縣令向朗帶領著,參觀江夏郡各行各業的建設情況。

  既有軍工產業的最新進展,也有民用生產技術的種田成果。

  這也算是一種對袁譚陣營的肌肉展示,讓辛毗回去後好好吹捧,加快袁譚對劉備的依賴度,最終讓他不能自拔。

  諸葛亮開發大冶鐵山的礦藏,是建安四年下半年、劉備軍消滅黃祖之後的事兒。

  當年諸葛亮就在大冶建成了使用耐火材料和新式鼓風的高爐,比原本漢朝的熔爐至少高了一倍,熔鍊溫度和出鐵率也大大提升。同一年還在大冶建成了灌鋼法鍊鋼工坊,實現了從生鐵到鋼材的全產業鏈。

  如今算來,這事兒轉眼也過去兩年了。兩年裡,諸葛亮本人雖然越來越少過問鐵礦和冶煉的事,但這兒的發展依然保持著一個很高的速度,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鐵礦的開採規模越來越大,收益都拿來擴大再生產,諸葛亮很快就發現原本的礦工作業方式太繁重,而且隨著礦坑越挖越廣越挖越深,同時作業面積也越來越大,礦區的礦石運輸都出現了擁堵混亂。

  諸葛亮也不得不在跟兄長的私人書信中,偶爾抱怨這事,諸葛瑾也不吝偶爾給他支招,解決具體問題。打鐵鐵礦和鐵廠就這樣在磨合中慢慢有序擴張發展。

  如今的大冶鐵礦和冶煉工坊規模,比之前年年底,又擴張了將近一倍。

  如果說當時鄂縣就能年產大約四百多噸灌鋼、三千多噸生鐵。那麼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年產七百多噸灌鋼、八千多噸生鐵。

  對這個數字沒什麼概念的話,可以類比一下,原本漢朝全國的鋼材產量,也就每年一千多噸,生鐵一萬多噸。

  而一直到唐朝,鋼材全國年產量也才勉強接近兩千噸,生鐵產量比漢增加不大(歷史上唐灌鋼法之後,能把更多生鐵變成鋼,但鍊鐵技術本身沒什麼明顯進步,所以鋼和鐵的產量比例變高了)

  北宋達到三千五百噸左右,生鐵兩萬多噸接近三萬。

  如今曹操加袁紹的地盤,每年炒鋼法能煉出的鋼材,加起來也就八九百噸左右。簡易估算,平均下來也就大漢十三州,每州每年一百噸鋼、八百到一千噸鐵。

  實際上自然是冀、豫、司這樣的大州比平均值高不少,有三百噸的,也有兩百噸的。而幽並這種小州,可能三五十噸都不到,都得從內地購買。

  在朝廷穩定的年代,司隸的鋼鐵產量很高,能佔到全國的四成,因為有朝廷的武庫和官方軍工機構在那兒。不過董卓之亂後,這些產能就隨著工匠流亡逐步散到關東大州了。

  ……

  這天一早,經過一番跋涉,辛毗灰頭土臉地來到鄂縣的鐵山。

  礦區道路不暢,沒法坐車,也不便於騎馬爬山,辛毗一開始內心還有點抱怨,以為是向朗怠慢自己。

  但是看向朗本人跋山涉水健步如飛,辛毗才生出了好勝之心,覺得自己年紀也不算大,應該不辱使命才對,就咬著牙跟上。

  來到礦山頂上,眼前景象忽然開朗,看著前面那巨大的礦坑裡,數以千計的礦工正在奮力挖掘、運輸礦石,把弄出來的石頭裝進一輛輛堅固的鐵框木殼小車,然後順著山坡上一種奇怪的滑軌,一路滑運下山,運到山腳下一個個沿河臨水的分揀坑裡破碎、初選。

  這幅熱火朝天的景象,頓時就把辛毗震撼了。

  辛毗並不是不辨五穀的書呆子,他跟隨袁家這些年,也見識過軍工生產的很多環節,袁譚也是知道他見識比較駁雜,不容易受騙,才一直讓他當使者,這進一步讓他遊歷四方,見多識廣。

  但辛毗原先還真沒見過鐵礦這樣開採的,他看著那些把礦石運到山下河邊選礦工場的礦車,便忍不住好奇追問:

  “這些運礦的車,居然能順著山坡自行滑下,不怕車毀貨翻麼?為何我們上山時,不能乘坐這種車?”

  向朗驕傲地回答:“仔細看那些車底下,有兩根鑄鐵滑軌,能卡住礦車滑行的方向。而且這一路下山的坡道,坡度非常均勻,那也都是諸葛府君嚴密實驗過的。

  天然山坡過陡的地方,會讓礦工提前墊土加高,降低坡度。天然坡度過緩,就反之挖掉一些土坡,最終反覆試驗,讓礦車滑下山的快慢不疾不徐,到山腳下也不至於撞毀。

  不過此物若是拿來坐人,終究是危險了些。所以那條滑軌周邊,除了驅牛拉空車上山的人以外,不許閒雜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