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13章 開了眼就好好帶路

  進入地下室後,才能看到這也是一間內壁用鑄鐵板包起來的密室,這裡堆砌的就是金銀了,哪怕只有向朗手持一根蠟燭,照不到太遠,依然反射出不少閃光。

  向朗沒讓辛毗看太久,隨著蠟燭的火光漸漸萎靡,就把辛毗拉上來了,告訴他:“這間金銀室密不透風,一旦蠟燭火光變暗就該上來了,否則會憋死在下面。”

  辛毗暗暗咋舌:“這些……都是豫章銅礦的產出?這還只佔了兩成?怕是北方各州出銅,都不如豫章銅山所出了吧,怎會有如此之多?那讓人搬運金銀時怎麼辦?”

  向朗:“搬運金銀時,自然會打開地下暗門,讓風提前流通一時半刻再下去,有時還會讓人在上面提前搖動鼓風的皮橐,而且搬運不能超過半炷香就得上來。

  佐治先生也看到了,我主如今不缺金銀錢財,江東又有魚鹽之利,糧食也能自給自足。何況糧食價賤,遠途買糧,運輸損耗太大。囤積了這麼多金銀銅錢,只恨沒有足夠的貿易花出去。

  去年雖然打通了通過東萊向遼東公孫度購買戰馬的航路,但公孫度產出也有限。大多還是以船和瓷、鐵器易馬,花不了多少錢。所以佐治先生回去,應該好好看看,在青、幽之地有什麼門路可以把錢花出去。

  我軍千里迢迢運鋼鐵兵器到青州,那還是划算的,如果其他比鋼材更賤價的東西,指望南方外運增援北方,就太浪費運力了。你們到時候也該學會突破曹操的封鎖,或是跟草原諸胡多買牛馬牲畜,用金銀就近解決所需。”

  以向朗的身份,這番話其實不該他說,他級別還是太低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不過這也是諸葛亮安排的考察計劃的一部分,此刻氛圍都烘托到這一步了,順水推舟敲打一下也沒什麼。

  辛毗果然再次陷入了沉思:袁大公子在可以出賣的東西方面,果然思想還是不夠放得開……

  ……

  隨著時間進入八月下旬,辛毗在江夏郡的考察也總算結束了。

  這幾天裡,諸葛瑾和諸葛亮兄弟也沒閒著。諸葛瑾在恢復了旅途勞頓後,就開始跟諸葛亮切磋政務得失,探討主公對荊南其餘三郡的掌控進度,看看有什麼好優化調整的。

  辛毗考察完後,向朗就回來找諸葛亮覆命彙報。當時諸葛亮正在跟諸葛瑾議事,也沒什麼好迴避的,就讓向朗直接彙報,大家一起聽聽。

  諸葛亮大致聽了一下,對這個過程也挺滿意,隨口笑道:“看來這辛毗是徹底上鉤了,果然如大哥所料,他也就一開始裝作大義凜然,實際上還是個慕強而侍的。”

  諸葛瑾搖著摺扇,笑而不語,他也不想解釋自己為什麼斷定辛毗是個慕強搖擺之人。

  諸葛亮看大哥沒有意見,又轉向向朗,謹慎追問:“對了,不該讓他看的東西,一個都沒洩露吧?灌鋼怎麼灌的,沒讓參觀吧?”

  向朗連忙表態:“這是自然,只讓他看了鍊鐵和卷削槍桿、打造胸甲和鐵戟。”

  諸葛亮:“鄂縣礦山那裡,我們還在試驗的鑽孔崩礦,也沒讓他看見吧?”

  向朗:“那個更不可能看見了,我們自己還未試驗成功,都是在試驗工坊裡關起門來做的,連礦區的工匠們都沒見過。”

  諸葛亮和向朗這番對答,如果是外人,肯定聽不懂,但諸葛瑾理解起來當然沒有障礙,他立刻反應過來,他們聊的是“原始黑火藥鑽孔炸礦”的問題。

  這個點子,也是諸葛瑾去年跟諸葛亮的一次書信討論中,由諸葛瑾隨口提到的。諸葛瑾也沒指望在這個時代造出火藥兵器,畢竟漢朝的技術基礎還是太弱了,他只是想幫助提升一下工程和礦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