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24章 敵人學一步,我們多走三步


                 建安六年,臘月初的一天。

  吳郡,吳縣,華亭鎮。

  吳郡太守糜芳、郡丞嚴畯,以及如今依然算是吳郡大姓的顧、陸兩家頭面人物,全都不顧寒冷地恭候在碼頭上,等待“領揚州牧府事”的諸葛瑾帶隊前來視察。

  歷史上的江東四閥顧陸朱張,如今這個時空只有顧陸依然有勢力,朱家被掀掉了大半,張家上位的機會也被大大壓縮,這也算是把吳地的門閥問題解決掉了一小半。

  顧雍現在在江夏郡擔任郡丞,明年就要接替諸葛亮的“江夏太守”職務了。

  隨著劉備領土的漸漸擴大,而且衣帶詔事件後可以不奉許都朝廷之命、自行授官,諸葛兄弟也不適合始終掛著一個郡級的職位,該往上挪一挪了。

  因為顧雍不在,吳縣這兒顧家的話事人是他兒子顧邵,是個才十六七歲的少年人。

  他算是陸議的表弟,也是陸議的妹夫,今年剛剛才娶的(顧邵的母親是陸議的姑姑,吳地門閥近親聯姻很嚴重)

  陸家這邊,除了陸議已經十九歲,還有個十四五歲的小叔叔陸績,也就是那個當年在袁術家吃席偷橘子的。

  當初劉備滅孫那幾年,陸績因為過於年少,並沒有出仕。今年滅孫之後,他才虛歲十五,剛剛跑出來找事做。

  顧邵、陸績都是第一次拜見諸葛瑾,這才如此勤謹,可見諸葛瑾給下面的人心理壓力之大。

  ……

  眾人也不知在冬風中等了多久,實在耐不得寒冷,就躲到棧橋旁的邸倉裡烤火取暖。

  終於遠處長江口有一行船隊逶迤而來,嚴畯連忙提醒正在烤火的糜芳,糜芳才趕緊正好衣冠,又到棧橋上列隊。

  不一會兒,諸葛瑾便飄然而至,儀態雍容,舉止謙退。

  他一看到糜芳等人在岸上候著,就遠遠做個虛扶的手勢,但腳步還是那麼從容:

  “子方兄何必如此拘禮,天氣如此寒冷,做正事時是不得不挨凍,平時虛禮便免了吧。”

  諸葛瑾並沒有惺惺作態的加快腳步,但這樣的姿態反而讓旁邊初次拜見的顧邵、陸績都更安心了些,下意識覺得這是個就事論事的領導。

  “豈敢當使君這個‘兄’字,在下不過痴長几歲。”糜芳卻沒有這樣的覺悟和眼光,反而有些不適應。

  他只是個庸碌之才,這幾年安定下來後,又有些發胖,在吳郡半年,事情都是交給嚴畯和顧邵去做的。這次諸葛瑾來視察半年來的建設工作,他還擔心出什麼紕漏。

  畢竟這一世,糜家在劉備陣營的地位,因為劉備沒有遭遇廣陵之敗,也降低了一些。

  相比之下,諸葛瑾才是過去六年來力挽狂瀾的那個人。而且哪怕是比生財之道,諸葛瑾也遠勝糜家,他隨便拿出一點技術和想法,都是幾億甚至十幾億錢的前途,糜竺都得搶著打下手分點湯喝。

  所以糜芳從當年諸葛瑾和張飛、糜竺從淮陰突圍去海西、幫劉備籌劃反攻廣陵時起,就對諸葛瑾非常敬畏。其程度可以說已經超過了另一個時空糜芳對關羽的敬畏。

  諸葛瑾看他拘謹,唯恐當不好這個吳郡太守,就適時告訴了糜芳一個好消息,寬慰他一下,也為今天的視察接見定個調子:

  “子方過謙了,吳郡乃主公腹地,本地的山越也多已平息,沒有戎事之憂,又豈會治理不好?牧守一方,首在用人,人盡其用,其地自治。

  我這次來,主要是視察船廠建設和治水兩項工作的進展,並無他意——對了,還有個好消息,主公有後了,令妹誕下一男丁,就是上個月底的事兒。

  以後你們糜家只要注意身為姻親的體面,何愁不能永保富貴。”

  糜芳聽了這個新聞,才悚然一驚,隨後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對諸葛瑾又更生敬畏:“原來一切順利,那便好,那便好!可喜可賀啊!主公也真……這種事情還要勞煩子瑜轉達。

  我和大哥最近可是等得心焦吶,都想去武昌探視了,還是大哥教我做好本分,不要擅離職守。我說我能有多大本事?郡中事務離了我說不定更加井井有條。”

  糜芳說著說著,漸漸有些不著調,敬畏之餘,也難免稍有得意忘形。

  他當然知道妹妹糜貞是今年年初懷上的,家書往還都有反覆提到,算算月份也就該是近期的事兒了。

  但武昌那邊遲遲沒有傳回消息,糜芳還以為是出了什麼岔子,還是晚產了,要不就是生了個女兒所以沒有張揚。

  誰知最後還是諸葛瑾消息更靈通。

  而且從中也可以看出劉備的心思:

  哪怕是自己的家事,哪怕是劉備本人有兒子了,他都沒第一時間快馬加急先通知糜竺、糜芳。而是順路先通知身在丹陽秣陵的諸葛瑾,讓諸葛瑾再順流而下把消息分發給糜竺糜芳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