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34章 曹賊要戰,那便戰

  而我軍被曹軍拖住,也肯定無法救援袁譚,這對袁尚而言簡直就是全力進攻袁譚的天賜良機。只怕今年的形勢,會演變成我們和曹軍有限地捉對廝殺,而二袁也會捉對廝殺。”

  諸葛亮並不知道,他這麼短短几句話,就把郭嘉為曹操謀劃的思路給推理出來了。

  這種事情,只能說智者所見略同了,看到對方的動作,基本上能猜出其意圖。

  劉備聽說之後,嘆了口氣:“我軍這幾年雖然發展迅猛,但根基畢竟不如曹操,與曹操正面對決,終究還是曹強我弱,想要完勝怕是很難。

  顯思(袁譚)那邊,在河間四郡歸於袁尚後,怕是也難以頂住其攻勢,我們是否該勸說顯思在北線持重死守,拖延待變呢?”

  對於這個問題,龐統點頭,覺得劉備所言很有道理,應該爭取這樣的局面。以免曹劉交戰時,袁譚被削弱太多。

  但諸葛亮卻面露難色地嘆了口氣,搖搖頭:“能夠這樣,固然是最好。但我估計顯思不會立刻聽我們的。我跟他接觸過數月,當年出使袁紹時,我對他觀察很是細緻。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顯思一直自負是袁公長子,應該繼承家業,而且對於袁家長房的號召力,有一種莫名的自信。此番袁尚子言父過,顯思肯定會揪住這一點不放,自覺憑著他對袁公的孝名,肯定能感召到袁家故吏棄暗投明。不讓他賭這一把,他是不會甘心的。

  請主公試想,去年我們試探顯思會依附我們到何種程度,當時就勸說顯思表子義為東萊太守。但最終他也只是把東萊郡半數以上的縣逐步交給我軍治理、駐防。可見他還未徹底下定決心依附我們,又覺得當時袁公尚且在世,隨便割讓袁家郡縣,傳出去會讓他失去繼承袁公基業的機會。

  現在袁公已經過世,一切也已板上釘釘,鄴城群僚還是擁戴了袁尚。但對於顯思而言,不搏一把看看‘袁家的聲望究竟還有多大號召力’,他是不會甘心的。

  只有他試過了,最後發現‘天下根本沒幾個人在乎袁公諸子誰孝誰不孝’,他才會徹底死心,心灰意冷,然後只能徹底依靠我們。我們只能幫他避免大敗,避免失去心腹土地,但阻止不了他冒險。”

  諸葛亮不希望這樣,但他的目光敏銳,洞若觀火,已經看出了袁譚的不甘心。

  袁譚還差最後一場失敗,來認清“袁家的招牌已經不值錢了,沒人在乎袁紹哪個兒子更孝了”,然後才會徹底乖乖給劉叔當侄兒。

  劉備就算有心助人,也只能讓袁譚少損失一點。同時在曹劉戰場上打出威風,打出氣勢。讓袁譚看到顯著的對比,看到“靠自己就是死路一條,唯一的活路就是從此放棄自主性,死抱住劉叔大腿”。

  劉備聽完這些通盤分析,也徹底放棄了直接助人免遭教訓的幻想,暫時尊重一下他人的命運。

  只要袁譚別被揍太慘,別明顯丟地盤就好。一點小教訓,能換來袁譚徹底斷了念想,從此變乖,也是值得的。

  劉備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不再糾結之後,立刻就轉向了下一個問題。

  他走到輿圖前面,自言自語問道:“那麼曹賊一旦南侵,最可能從哪些方向進攻我們呢?”

  諸葛亮:“愚以為,還是琅琊最有可能。一來琅琊名義上還是袁譚的,只是被我軍實際佔據,攻琅琊不用和我們全面開戰,更加收放自如。但也不排除曹操一旦看到我軍在其他地方防守鬆懈的話,會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