吒牛 作品

第242章 京海成為重點城市的可能?

  但是……

  改革開放,國家摸著石頭過河,以前還有石頭可以摸,現在只能依靠自己,不知道接下來的路是否走的穩當,領導們都在為接下來的發展頭疼。

  張建國和李長安同樣如此。

  地方官員,最大的政績是經濟,是gpd,是每年年報。

  京海市如今的經濟水平在全省排第4,全國排146位。

  想要成為經濟強市,好歹全省進入第2,全國進入前80,才有這個機會。

  但老一輩過來,對於經濟的提升,其實辦法並不多,如今更是千禧年,承上啟下,高科技、互聯網才冒頭,能想的地方並不多。

  王逸此刻也才恍然,今天這飯局的真正目的。

  說白了。

  取經!

  王逸想通歸想通,仍舊有些疑惑。

  老幹部是這樣,黃老是這樣,孔文是這樣,現在連張建國也是這樣。

  似乎都想從他口中得到一些啟發。

  以他們的身份地位,何須找他這個小年輕?

  張建國年齡大了,識人無數,若是新興產業他摸不著脈門,但看人還是很準的。

  即便王逸臉上並沒表現太多情緒,依舊能隱約的猜到所思所想。

  “你不必妄自菲薄,年輕人沉穩是好事,但太沉穩會導致看不清自己的價值,更沒了朝氣。”

  張建國笑著說,“你自從過年由那什麼遊戲軟件發家,為何能傳播的那麼快?”

  “很簡單,新奇和眼前一亮。”

  “我們這一輩過來的,遵循的勤勞致富,腳踏實地,而你只需幾天敲敲電腦,就能攫取數十萬,這不光是錢的問題,而是讓許多人看到了另外一條路。”

  王逸皺眉凝思。

  大概是後世司空見慣,所以才覺得平平無奇?

  但這年代,互聯網業務都還知之甚少,他還記得一個數據,截止2000年底,全國互聯網擁護才達到2250萬。

  看似很多,可對於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而言,太過稀少。

  雖說都知道互聯網屬於新興產業,但具體走向何方,如何運轉,都是抓瞎。

  王逸的這一番動作相當於生動的上了一課。

  可是……

  王逸卻搖了搖頭。

  京海想要依靠互聯網實行彎道超車,有些困難,同樣有些彆扭。

  因為沒有足夠吸引企業的條件。

  京海佔據著地理,對輕工業、海外貿易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至於其他,與其他城市而言毫無區別,遠遠還比不如上魔都、鵬城。